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问舟子古诗带拼音版注音版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1:58:42阅读:81

《问舟子》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问舟子古诗注音版

 问wèn舟zhōu子zǐ

 向xiàng夕xī问wèn舟zhōu子zǐ , 前qián程chéng复fù几jǐ多duō 。

 湾wān头tóu正zhèng堪kān泊bó , 淮huái里lǐ足zú风fēng波bō 。

问舟子古诗带拼音版

wèn zhōu zǐ

问舟子

xiàng xī wèn zhōu zǐ , qián chéng fù jǐ duō 。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

wān tóu zhèng kān bó , huái lǐ zú fēng bō 。

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

问舟子古诗翻译

黄昏时候,我询问划船人,前面还有多少路程?

船夫说:“河湾处正好停船,淮河里浪高风紧。”

问舟子古诗赏析

诗人到处漂泊,等走到一个渡头前,虽然问的是前面的路程,当更深处是在问自己:我的前途在何方,我将要去哪里呢?一种惆怅之情油然而生。问前程,既问自己,也是问国家、民族,既表达了诗人漂泊后的寂寞和黯然之情,也表现了对所在世道的忧虑和愤懑之情。

“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看到江里了浪花的激荡,想起心里,内心的激动也久久不能平静。而淮河里面的波澜,诗人表达了一种欲降服,欲感化的壮志豪情。不过词词句句中多少充斥着忧伤的情怀,悲观的心绪。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与《宿建德江》作于同时,为孟浩然漫游吴越时的作品。诗用问答的形式写行旅之情,显得旅情无主意,全靠船夫。第二句为全诗中心,表现了盼望快点到目的地的急切心情。但淮河风浪却很大,只好在河湾处暂作停泊,颇有吴越尚远,日暮途穷之感。“复”“足”,虽是平常之语,却是诗中之眼。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左传全集《晏婴论和与同》原文赏析与注解

    晏婴论和与同 (昭公二十年) 【题解】 “和而不同”的理论体系,建立了一个齐景公与晏婴和而不同的朝代。即君臣“和”则国兴,君臣“同”则国衰的真谛。晏婴在这里所发的议论,是抽象的哲理。因为世无完人

  • 卢挚《春从天上来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天下》全诗赏析

    姑射乘龙。与少*行秋,佳气葱葱。九重天上,万岁声中。想见玉立神崧。更川妃微步,恰便似、户外昭容。建章宫。正鸡人唱晓,凤吹腾空。风流太平礼乐,是鼓腹康衢,白叟黄童。说向周公,声容文物,歌舞帝力神功。幸天

  • 许衡《满江红别大名亲旧》诗词选鉴赏

    作品开篇擒题,点明道别之意。以“徘徊”写依依惜别的景况;以“先怯”言忧愁满怀的心境。怯,胆怯。由前面的“孤”字可知,这一“怯”指孤独无依的忧惧心理。"> 初中语文文言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

  • 《娘子军》原文及翻译

    娘子军 原文   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

  • “大宋武则天”成团记:兴风作浪的太后,不只有吕后武后慈禧太后

    中国历史上垂(xing)帘(feng)听(zuo)政(lang)的女主?嗯,汉代吕后、唐代武后和清代慈禧太后,还有谁?嗨,那可太多了。单是宋代,像这样从后宫走向前朝兴风作浪的太后或太皇太后,就有九

  • 《蜀相》原文注释与赏析

    蜀相①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③。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 "> 解铃还须系铃人造句三则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释】要解下这个铃子,还需要那个把铃系上去的人去做。比喻谁惹出的问题,还得由谁去解决。解:解开,解下。 【解铃还须系铃人造句】 ①他俩之间的纠纷是她一手造成的,因此仍得由她

  • 郑庄公戒饬守臣

    郑庄公戒饬(chigrave;)守臣 《左传》隐公十一年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maacute;o)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

  • 董卓真的把汉武帝尸体给暴晒了?是演义杜纂还是有人故意抹黑?

    说到董卓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坏倒是挺坏的,但是其实也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坏,话说其实动作也算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的,而且武艺高强,我们之所以认为他坏,还是看了很多小说和演义的,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也不见得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