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燕文言文翻译_注释_启示
【文言文】
吾弟爱鸟,日思得一雏。今春,有燕自南来,竟日衔泥,筑室于檐下,劳甚。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母闻之,曰:“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冬,尔安得久饲之?”趣弟遽释之。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雏飞于巢,与其家人熙熙而乐也。
【翻译】
我弟弟爱鸟,他日日夜夜都梦想得到一只小燕子。今年春天,有燕子从南方飞来,整天衔泥,有燕子在我家的屋檐下筑巢,它们工作得非常辛苦。不久,听到啾啾的声音,原来小燕子已经破壳而出了。一天,有一只小燕子掉在屋外,弟弟把它捡起来,非常高兴,装进笼子喂养它。母亲听说了,说:“这是益鸟,吃害虫,而且会飞到南方去过冬,你怎么能长久地饲养它呢?”母亲催促弟弟马上把小燕子放掉。弟弟恋恋不舍,但是看到它的神态非常悲伤,于是就把它放出了笼子。小燕子飞回了巢,和它的家人们和睦欢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注释】
1.啾啾:象声词,在此形容燕子叫。
2.趣:古同“促”,催促;急促。也有赶快、从速的意思
3.遽:就,竟
4.日:每天
5.雏:幼禽,小鸟
6.劳:辛劳,辛苦
7.甚:非常
8.尔:你(们)
9安:怎么
10得:可以
11.竟日:整天
12.盖:大概
13.未几:不久后
14.是:这
15.乃:是,才
16。熙熙:和睦欢乐的样子
17.而:表承接关系
18.释:释放
【启示】
人不能剥夺别人的自由,世间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最终也都将回归自然。
鸟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应该爱鸟。
-
西江月 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 林斤澜《春风》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林斤澜 【原文】: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
-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总结 导语: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四文言文总结,希望大
-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①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作品赏析①争:又作“曾”。
-
语义说明:以从前的过失为教训,戒慎自己不再犯错。 使用说明:用在「记取教训」的表述上。 惩前毖后造句:01做事时总要惩前毖后,才不会重蹈覆辙。 02刑罚的目的是惩前毖后,而非赶尽杀绝。 03他这种惩前
-
李时珍(1518—1593),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业医,绍继家学,好读医典,尤喜药物学和临床学。亲自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就教于药农、铃医,并参阅历代医药典籍
-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赏析
作者写这首诗时,来到黄州已两年了,乌台诗案的骇浪已成往事,诗人“本州安置”的困境却无法摆脱。《初到黄州》就自找乐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后又自寻精神寄托,手抄《金刚经》,又筑南堂,
-
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
-
熊渠子射石 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 (刘向《新序·杂事四》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见寝石以为伏虎(
-
登桂平西山 五岳归来兴尚浓,西山半壁景千重。 崖云野寺笼新月,竹韵琴音伴古松。 北倚紫荆濒大峡①,南环白石②问苍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