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救婢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鳝救婢文言文启示
文言文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门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翻译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他)每天要杀数千条鳝鱼。有一位女佣怜悯这些鳝鱼,每天夜晚偷一部分水缸里的鳝鱼,把它们从店铺后门扔回河里。像这样过了几年。 有一天,店里遭遇火灾,女佣慌忙逃离,被火烧伤,困在了河边。到深比较夜睡着了,等到醒来,发现不但疼痛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都好了。她仔细查看,发现有一些河中的污泥敷在伤口上,而周围有鳝鱼游过的痕迹,她才知道是从前放生的鳝鱼救了她。高怀中被这奇异的事感动,于是为此不再营业。等到拆除锅灶的时候,锅灶下面有一个洞,很多活的鳝鱼盘踞在里面,高怀中把它们全部放回河里。
注释
(1)业:营业。
(2)于:在。
(3) 日:每天。
(4)以千数:意为用千来计算,即数千条。以:用。
(5)悯:怜悯
(6)婢:侍女,此指女佣。
(7)投:扔。
(8)诸:“之于”(在文中用作代词兼介词)
(9)之:它们。
(10)于:介词。
(11)如是:像这样。
(12)仓皇:惊慌。
(13)为:被。
(14)比:等到。
(15)亦愈:全部好了。
(16)周:四周。
(17)行迹:爬行的痕迹。
(18)河滨:河岸。
(19)向:从前,先前。
(20)罢业:停止营业。
(21)始:才。
(22)困:困住。
(23)之:它,指鳝。
(24)悉:全都。
(25)纵:放。
(26)滨:水边
启示
《鳝救婢》讲述了一位卖鳝鱼面的老板的女佣,因心怀善念,于是每晚都偷一部分鳝鱼放生,她的这番善举令她在店内大火之时得到鳝鱼及时救助的故事。
《鳝救婢》启示我们:好人有好报,我们应该要乐于助人,并且当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懂得感恩,知恩图报。
-
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诗人的杜牧《清明》 清明 作者:杜牧年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癸亥仲秋[1],望前一日入雁山[2],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3]:“盍记之[4]?”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5],
-
【生卒】:1806—1873【介绍】: 美国实证主义*哲学的最早代表,也是十九世纪英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在哲学上他继承了休谟的经验派哲学传统;法国哲学家孔德对他影响也很大。穆勒曾到东印度公司任职几十年
-
【繁荣昌盛解释】形容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繁荣昌盛造句】 ①这几年,我国的文学艺术越来越繁荣昌盛了。 ②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一定能把祖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上海
-
《长安春望》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抒情,笔法老辣,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 长安春望
-
【4633】为美虚度时光:谈美书简(朱光潜著,中信出版社,9.9万字,2019年4月第1版,56元)△13部分:①代前言:怎样学美学?②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③谈人;④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 "> 弓开伏石的解释?弓开伏石的典故与出处
弓开伏石的解释?弓开伏石的典故与出处 《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
-
春日游梓潼七曲山大庙记春二月末梢,去梓潼。车出成都,一路艳黄的油菜花,开在平原,开在丘陵脚下和腰间。溪边或村前,一树树李花开放,辉映着春日的淡淡阳光。心旷神怡时,时间过得飞快。佛经中形容时间短暂,常用
-
梦见河道,得此梦,五行主水,壬水之象征,求财者不可与他人间纷扰过多,生活有不安之感,唯有做事真诚,待人亲和者,可得好运,冬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