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唐)
作者简介
郑谷(约848—约909),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少颖悟,7岁能诗,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骚主”(《唐诗纪事》引述)。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授京兆口县尉。迁右拾遗。乾宁四年(897)任都官郎中,旋告归。卒于家乡别墅,世称郑都官。
郑谷在当时诗名颇盛。他曾修改僧齐己《早梅》诗中“前往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数枝”为“一枝”,齐己拜为“一字师”。又与许棠、张乔、李昌符唱答往还,号“芳林十哲”。郑谷诗笔调清新,思致婉转,尤工咏物,皆能状物而得其神,其诗《鹧鸪》中“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一联传诵广远,故有“郑鹧鸪”之称。《唐才子传》用“清婉明白,不俚而切”来概括其诗风,是比较恰当的。著《云台编》三卷,另著《宜阳集》,已佚。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入选教材作品
《淮上与友人别》(语文出版社教材七年级上册)
-
作者: 严文井 【原文】: 看着你的画像,我忽然想起要举行一次悄悄的祭奠。我举起了一个玻璃杯。它是空的。 你知道我的一贯漫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
-
此诗写志士的愤慨。沈德潜评曰:“悲咽。”第一句从《古诗十九首》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化出。接着说“百岁复如何”,用诘问名式,深入一层,增强了人生感慨的表达力量。后半首申足前意。著名的苏轼《前
-
七年级文言文日常考点练习-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
-
【生卒】:1084—1155?【介绍】: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是著名学者,她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有较好的文化教养。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18岁嫁金石考
-
晚泊浔阳望庐山 年代:唐代作者: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作者简介
-
此诗写龙兴寺环境清凉寂静,寺内的僧人善良勤勉,日夜为香客祈福,对佛法的钻研很勤奋。诗人具体通过“灯明方丈室”、“青莲喻法微”来点明。作为辅助,诗人用了“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两个句子,逻辑上
-
光明路是黑色的。与时间赋予人类白色不同,时间给一条街道描绘的往往是黑色。这条2007年还伫立着明清老宅的街道却比之前的任何一个年代都要年轻。那时,从围着她的现代建筑的高处看,光明路是一条由黑色瓦片连成
-
范蠡谓先为之征其事不成【原文】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申胥骤谏其王[1],王怒而杀之,其可乎?”对曰:“逆节萌生[2],天地未形,而先为之征,其事是以不成,杂受其刑
-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