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夏族姒姓,是居住中原的古老部落,首先活动在陕晋一带,后定居于伊洛河汾之间。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时,洪水成灾,大禹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长,此时已开始向君主转化。一般认为禹是夏朝的第一代王,从禹到桀夏朝灭亡,共传十四代十七王。禹时中国国家已经形成,其主要标志有:①传说禹在会稽山祭祀群神,防风氏因迟到而被禹杀死,禹已成可诉诸暴力于臣下的王。②禹死传位于子启,可视为“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化,由“大同”社会,变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即奴隶制社会。③夏朝初步建立了简单的国家机器。传说甘之战时出动了战车部队,“以铜为兵”即用铜制作兵器;“夏后氏百官”是指夏的官僚机构已出现;“夏铸九鼎”就是王权的象征;“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并设有叫作“夏台”的监狱;“夏后氏五十而贡”是说国家对平民已有了一套剥削方法。夏朝有了简单的典章制度,产生了“夏礼”和“夏书”。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下面有姒姓、异姓贵族。广大基层保留着农村公社,受压迫的最底层是奴隶。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夏的阶级矛盾到十一代王孔甲时已相当尖锐,最后一个王夏桀时更是荒淫无度,大修宫室,残横暴虐,阶级矛盾激化,奴隶逃亡,民众对桀痛恨咒骂。适逢东方商族兴起,在首领成汤的率领下一举灭夏,时在约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历史由于史料缺乏又很零乱,对它的了解非常朦胧。古代文献多为战国以后作品,不可做为夏代信史;考古资料发掘不足,夏文化尚处于探索之中,所以史学界对夏史的认识很不一致,这已涉及中国奴隶社会的上限问题,有关古史分期问题的论文可资参考。今后对夏史研究的深入,主要靠考古学的新成就,所以对近年发表的诸多关于夏文化的论文应予以注意。
-
作者: 贾玉民 【本书体例】 杭州高螺舟先生人鉴,翰林前辈也。余未及见,彭雪琴侍
-
史伯 姓名:伯阳父 生卒:不详 朝代:西周 官职:周太史 评价:西周末期思想家,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 老子、孔子之前二百多年,有一位伟大的
-
这是一首吟咏友人与其所恋者分别的词,就全词而论,由于是咏他人别情,真情实感不多。但此词用字却很精妙,诚如万树所言:“梦窗七宝楼台,拆下不成片段;然其用字准确处,严、确、可爱。”“送客吴皋。正试霜夜
-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红豆词》 红豆词 作者:曹雪芹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
吴乙一作品远方,或伶仃岛远方是大海。是起伏的波涛是两张船票分别写着我和你的名字是一次又一次的眩晕与妥帖远方,远方是一座岛文天祥用七 "> 张九龄《西江夜行》全诗赏析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导读】 王勃(649—676),初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 ">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烛之武退秦师》讲公元前630年,秦、晋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毅然前去与敌国交涉。在强秦面前
-
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其仲曰文华,予字之曰德诚。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巧不如拙,辨不如讷,富不
-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译文]这好象即将落山的太阳,呼吸微弱,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断气;性命危险,连早上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晚上。 [出典]西晋李密《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