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尚书·尧典》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尚书·尧典》
也称上古之书,又称《书》、 《书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记言的古史,分虞、夏、商、周四部分,主要内容是中国上古史和后人辑录的追述性质的古代事迹。汉初存二十八篇,相传系伏生口授,用当时通用的隶书抄录,称《今文尚书》。 《尚书》被儒家学派奉为经典著作之一。 《尧典》是其中的一篇。
《尧典》篇中所记述的,是尧和舜的事迹。亦即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些史实,其中也包括早期的艺术美学观点。
《尧典》中记载着舜帝的一段谈话: “帝曰:夔!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其中包括三个要点:首先是“诗言志”。朱自清先生在《诗言志辨》一书中指出,“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对后代的文艺理论有着长远而深广的影响。 “诗言志”认为诗所要表达的是心灵世界的怀抱、志向、情趣,这就高度概括地指明了诗的本质特征,由此成为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其次《尧典》揭示了文艺发展初期诗、乐、舞的紧密联系: “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它指明歌乃吟咏心声,声调乃依吟咏而抑扬顿挫,韵律使声调和谐统一。闻一多先生认为,原始人因情感的激荡而发出感叹的声调,便是音乐的萌芽;只是感叹的声调并不能明确地表达思想感情,于是就需要配合有实际语义的词组成的语言,这就是歌的起源。诗产生在有文字以前,专凭记忆, 口耳相传。所以需要韵律和整齐的句法,便于记诵。歌与诗的合流,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质。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两句,清楚地说明了诗、乐和舞蹈的密切联系。这里所说的百兽,并非真是兽类,而是指各种化装的动物图腾。《尧典》所述诗、乐、舞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文学起源的重要资料。虽然,后代的诗不再能歌唱,但它总是韵律整齐,声调和谐,易于吟诵,这也是诗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最后谈的是诗、乐的教育作用。舜命夔主管音乐,有目的地运用文艺手段,发挥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培养有理想、重节操的子弟,使其健康成长。诗教、乐教的理论主张在我国文论发展中一以贯之,要求文艺提供精神食粮,这是理所当然的,而《尧典》首倡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重要作用。所以,它在这方面的意义是不可抹煞的。
-
【调兵遣将解释】调动军队,派遣将领。也指一般调动、安排人力。调:调动。遣:派遣。 【调兵遣将造句】 ①周瑜调兵遣将,准备与曹操的80万大军决一死战。 ②种子和肥料都已运来,下一步就看村
-
寄小读者(通讯十)冰心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原名为谢婉莹,笔名冰心,意为“一片冰心在玉壶”。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1918年
-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景观美学 生活美学中的一个下属分支学科,它交叉从属于自然美学下面的环境美学,是环境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下属分支学科。它研究天然景观、人工
-
自卖聪明最能使人仇恨者,莫如自卖聪明。非独我们的平辈要生憎恶之心,就是我们的尊长也要这样。我们的平辈(兄弟朋友),我们的尊长(父母伯叔),当然不喜欢我们有愚鲁的言行。但是我们在他们面前卖弄聪明,存心超
-
罗伦传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始食盐酪。
-
娟然是关于描写草木的词语.娟然娟然的拼音:juan ran 秀美的样子。明·徐宏祖
-
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盛事会一
-
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柳宗元古之州治,在浔水南山石间。今徙在水北,直平四十里,南北东西皆水汇。北有双山,夹道崭然,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浔水因是北而东,尽大壁下。其壁曰龙壁。其下多秀
-
《陈书·韩子高传》“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
-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