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国民参政会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2 20:06:12阅读:80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设立的最高咨询机关。1938年7月设立,1948年3月正式宣布撤销,为时十载,历四届,开大会13次。国民参政会的领导体制,初为议长制,汪精卫、蒋介石先后任议长;后改为主席团制,蒋介石、王世杰、王宠惠等曾任主席团主席。国民参政员由国民党“遴选”、实际是“聘请”。其中包括各党派、各地区的代表。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中无党派名额的规定,共产党和中间党派的名额被列在“文化团体”、“经济团体”项内,表示国民党不承认党派的代表。国民党员及其追随者在参政员中占多数。1941年皖南事变后,共产党参政员和部分中间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参政员,为抗议国民党的独裁、高压政策,多次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后期,国民参政会为国民党及其追随者所独占。

国民参政会的职权为:决议权、建议权、听取报告及询问权、调查权、国家预算初审权五项。但通过的的各案仅供国民政府参考,对当局施政方针、内外政策无法纪上的约束力;不见实效。

国民参政会上经常充满民主与独裁、抗日与妥协、进步与倒退的斗争。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围绕着抗日、民主、民生等项重大问题展开讨论,提案较多地反映了民意。第二届及其后的国民参政会,民主与向上精神受到压抑,并一步步变成国民党的御用工具;会上只有少量由坚持爱国民主立场的参政员提出的提案体现人民的呼声。总之,国民参政会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意。还起了暴露国民党独裁统治、教育与团结各种革命力量、发动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作用。详见《史学集刊》1984年第3期载《国民参政会述略》一文。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上一篇: 西昆派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赵普文言文翻译简单

      赵普文言文翻译简单   《赵普》是一篇简单的文言文,分享了《赵普》的简单翻译及阅读练习,欢迎阅读!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

    • 《岑文本官高而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岑文本官高而忧 岑文本①初仕萧铣②。江陵平,授秘书郎③,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

    • 诗经《陈风》译文与赏析

      陈风陈风 陈,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开国君主妫满,号胡公据说是帝舜的后代,因有功于周,武王封他于陈,并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他。陈建都 "> 元稹《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全诗赏析

      昔君乐游园,怅望天欲曛。今我大江上,快意波翻云。秋空压澶漫,澒洞无垢氛。四顾皆豁达,我眉今日伸。长安隘朝市,百道走埃尘。轩车随对列,骨肉非本亲。夸游丞相第,偷入常侍门。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

    •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引导语:语文知识点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只有牢固掌握语文知识点,才能学好这门课,鉴于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 王朝辉《龙洞叹》

      龙洞位于济南市东南部,东连白云山,西接禹登山,南冠城墙岭,北望龙奥大厦、东荷西柳,形成一片群山环绕的秀丽景区。面对着苍翠明丽的龙洞群山,我不时抒发感慨,产生了吟诗的冲动。“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

    • 怎样写题咏诗词

      题咏,元代方回所编《瀛奎律髓》谓之为“着题类”,是侧重于体物肖形,赋而有比的诗作。体物肖形,即通过文字把物体的形貌特征精当地表现出 ">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原文及赏析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原文及赏析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

    •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

    • 《认牛》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认牛【原典】刘宽为司徒,人有走牛,就宽车中认之。宽不争辩,默解与之,步行而归。后数日,主得牛,乃惭送谢,宽曰:“物有相类,事容错误,幸劳见归,何谢之有?”【译文】刘宽担任司徒时,有一个人的牛走丢了,就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