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分类创造·神话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神话
原始洪荒时代出现的以超凡的神的行为作题材的语言艺术作品,与各该民族的史诗互相渗透,属于初民在幻想中对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所进行的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显示了人类社会童年阶段上征服自然、认识生活的愿望, 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了人们对自然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是古老的文化原型。
远古的人们,在用自己的双手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但他们面前的自然界却是个复杂万端的宇宙,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风云雨电,生死疾病……天地间的万物,变化无常。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在征服着这些,同时,也在竭力地去认识它,把握它。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的水平,人的认识能力,还都是十分低下的,人们并不能真正解决与自然界的矛盾。但人类却想要用意志和威力去掌握它,因此才出现了“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种想象中征服的现象。
神话中反映的问题很多。人们把自己的斗争、生活、认识、理想与愿望都表现在神话中了,所以高尔基说: “一般讲来,神话乃是自然现象,与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
神话中的形象是非凡的,有的甚至十分离奇,但不论怎样,它的基础却是现实生活。
神话反映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豪迈精神与不屈服的斗争意志。也正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类的伟大创造精神,歌颂超于一般的英雄人物,原始人民才创造了神。神也是根据文学抽象化和具体化的法则而创造的典型。高尔基说: “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神并非一种抽象的概念,一种幻想的存在,而是一种武装着某种劳动工具的完全现实的人物,神是某种手艺的能手,人们的教师和同事。神是劳动成绩的艺术概括……把人们的能力加以理想化……神话的创造就其基础讲来乃是现实主义的。”人民“欣赏英雄的美和威力,并且引以自豪,人民就必然把他放入神界,这样,以自己的有组织的能力来对抗无数彼此敌对而且与人为敌的自然威力。人与神的争执,产生了人类守护神普罗米修斯这个庄严的形象,这里人民的创造力傲然升到最伟大信仰之象征的高度了,在这个形象上人民显示了自己的伟大目的,认识到自己与神平等。”可见在神话中人们创造了神,乃是为了积极的目的,并不单纯是出于崇拜。
原始时代的人们创造了神话,他们并不是自觉的。而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正因为是不自觉的创作,所以原始人民对神话都信以为真,不觉得有半点虚妄。在当时,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着的矛盾现象,反映在神话中的矛盾, “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因此神话中的矛盾的解决,常常是现实矛盾在人们主观幻想中的解决。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不佩服原始人民的惊人的创造力,不屈服的勇敢追求的精神。
神话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并不是任何历史时代都可以随便产生神话的。在神话上都打着原始人们的生活、思想的鲜明烙印。也正因为这个,我们才有可能区分那些是神话,那些不是神话。
神话是古老的意识形态,而“意识都不过是存在底反映,最好也只是存在底近乎正确的(相应的、观念上确切的)反映。”当意识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劳动生产使自然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也一定要引起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马克思在论述神话的消失问题的时候,他说: “作为希腊人的幻想,因而也就是作为希腊〔艺术〕基础的这个对于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看法,在自动纺织机、铁路、火车头和电报的存在之下有可能吗?乌尔刚怎能与罗伯兹股份公司相比,朱彼特怎能与避雷针相比,赫尔麦斯怎能与动产抵押银行相比呢?……因此,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神话就消失了。在印刷局广场面前,哪里还有法玛女神呢?……另一方面,火药与铅弹能同阿契里斯在一起吗?或者是,一般地说,‘伊里亚特’能同印刷厂和印刷机在一起吗?难道歌谣、传奇和文艺女神,因而乃至史诗的必要前提也随着印刷机的出现而消失吗?”根据马克思的科学论断,可以肯定地说,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与文明,是神话消失的根本条件。
神话中所反映的生活、描绘的人物,离今天的时代是极其遥远的,但神话中所塑造的勇敢无畏的英雄,反映的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及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直到现在还能鼓舞现代人的劳动与斗争。
神话具有独特的美,它能给我们以艺术美感的享受。这种美,是天真的、自然的、崇高的美。马克思说: “一个大人是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的,除非他变得孩子气了。但是,难道小孩的天真不令他高兴吗?难道他自己不应当努力在更高的阶段上把小孩的真实的本质再现出来吗?难道每个时代固有的特性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毫不矫饰地复活着吗?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童年,在它发展得最美好的地方,不应该作为一个永不复返的阶段显示着不朽的魅力呢?”神话中的艺术创造,在某些方面确是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
神话也是人类艺术的宝库和土壤。神话中所创造的人物、故事,是文学艺术家进行再创造的宝贵材料。在神话的基础之上,确实能够建造起辉煌的艺术宫殿。古代的希腊与罗马的艺术发展,已经做了充分说明。这两个国家的诗歌、戏剧、绘画、雕塑都直接受到了神话的哺育。所以马克思在谈到希腊神话时说: “谁都知道,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
-
久闻,坐落在八百里太行山腹地的阜平县天生桥,是一处尚未被杂沓脚步惊扰的自然境地。嗅着原生态的摄人气息,来这里做一次短暂的人生停泊。寻寻觅觅中,竟迷失在山的恹恹睡意里,几乎让人绝望到以为见不着那为之而来
-
文言文阅读训练:华佗传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
-
这首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此诗先是描写了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故乡之思,然后又通过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的描写,
-
诗一开篇就直书贤妻爱子接连去世这段个人哀史。前两句完全是直白式:“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这里没有“彼苍者天,歼我良人”一样的激楚呼号,却有一种痛定思痛的木然的神情。人在深哀巨痛之中,往往百端交
-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 "> 《容斋随笔·论韩公文》译文与赏析
论韩公文论韩公文 【原文】 刘梦得、李习之、皇甫持正、李汉[1],皆称诵韩公之文,各极其挚。刘之语云:“高山无穷,太华削成。人文无穷,夫子挺生。鸾凤一鸣,蜩螗[2]革音。手持文柄,高视寰海。权衡低
-
初中文言文倒装句知识点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
-
无名氏《【正宫】醉太平·【正宫】醉太平·【正宫】叨叨令·【正宫】塞鸿秋·【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中吕】朝天子·【中吕】满庭芳·【中吕】红绣鞋·【中吕】喜春来·【大石调】初生月儿·【商调】梧叶儿
-
【暴风骤雨解释】来势急速、猛烈的大风大雨。也比喻迅猛的行动或群众运动。暴风:狂暴的风。骤雨:急骤的雨。 【暴风骤雨辨析】和“急风暴雨”意义相同,往往可以通用。 【暴风骤雨造句】 ①《
-
语义说明: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使用类别:用在「共同努力」的表述上。 戮力同心造句:01全民戮力同心,为国家前途打拚奋斗。 02台湾经济奇迹是全国人民戮力同心所造就的。 03眼前的难关,只有靠大家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