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钟顺《晴》
一
早晨,拉开窗帘。一缕金色弥漫床前。
如春天的鸟鸣,如夏天的花开。一个大大的“晴”字,写在了天空。
冬日的小鸟很懒,久未听到它的叫声了。
冬日的花也很懒,要从窗前看到它,还要等过了这个冬天,还要等这个冬天后面的那个春天。
冬日的太阳其实也很懒。不过,有这一片蓝蓝的天,也就够了。
晴,其实是心底的一份情感。无论雨天,无论雪天,无论阴霾天。
晴,其实是心底一份隐秘的情感。此刻,也许你正在想念一个人。
一个让你念念不忘的人,一个让你时时想起的人。
在南方?在北方?抑或在同一个城市?
其实,你只要站在窗前,这就够了。
你只要想到她,想到他,这就够了。
因为,你的心里,一定是,此刻一定是,一片蔚蓝。
心中有爱,便是晴。
心中有你,便是晴。
二
我不敢直视。
但却非常喜欢它的投射。
一朵花,一棵树,一栋房屋,一群正在嬉闹奔跑的孩子。
如呈放在阳光下,颜值就会增加千倍百倍,格外地好看。
三
一座山。
白墙碧瓦。
我看不见建筑,我看见了美。
自然,就在那里。人,就在那里。
人从自然中发现了意义,所以,人,有了思想。
四
人在睡觉的时候,耳朵是醒着的么?
如把五官全部关闭,是担心永远关闭了与外界的通路么?
住在一所学校的旁边,夜晚那轰然的钟声。
仿佛,那每一声轰鸣里,都留有我的记忆。
钟声未曾改变,可是,白天,我,却听不到它。
野外漫步听黄昏。
一篇散文的题目。一篇数十年前就已斩获大奖的文字。
那些文字许已泛黄,可那记忆,那耳朵留下的记忆,却永远刻印在了心里。
所以,夜,是為耳朵存在的。夜,是留给耳朵的。
所以,能够与一座大钟相伴,是幸运的。
五
人的欲望像泡在水里的黄豆,不只膨胀,而且发芽,而且,有时还会疯长。
人的欲望也是种子。
种子,包含着所有生命存在的意义。
种子,包含着所有生命期待的意义。
种子,包含着所有生命生长的意义。
种子,包含着所有生命祝福的意义。
世上应该没有什么卑微低贱的生命,生命都是一样的。
可是,人又是万物之灵。人,不但能看到世间万物的表象,还能看到这表象背后所蕴含着的东西。
你看,动物只是受本能的驱使。而人,不单有荷尔蒙,更有慕者眼中的火花,情人脸上的涟漪,以及,爱侣身上的滚烫。
六
我们,不只有生活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可是,没有生活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
而且,诗是什么?远方是什么?诗和远方是什么?
是语言的至美?是双足的远行?还是精神的富足?又或是思想的深邃?
诗,只是诗人的诗吗?那森林,那天空,那河流,那黛山,不也是更加鲜活的诗?
远方只是存在于旅行中吗?那灵动的文字,那书中的世界,那美好的记忆,那精神的愉悦,岂不是比双足的远方行得更远?
还有,不时地穿越时空,让意识奔流,那也应该是诗与远方吧?
所以,相比而言,我虽爱身体意义上的远方,可也更爱精神意义上的远方。
七
人生乐短。
因为,太阳,终有一天会冷却。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太阳冷却之前,就会出现冰河期。如此,人类,不止人类,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将无法生存。
所以,如果你和太阳的寿命一样长,迅疾看到了自己的末日,你会快乐吗?
短与长如不相比较而存在,长并无益。
八
红尘,红尘,那人马喧嚣扬起的尘埃,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地引人留恋。
看破红尘。有谁见过不破的红尘,有谁见过?
红尘,本来就应该是破的吧。
由此我想,信仰的价值与意义,不在于信仰的是否真实存在,曾经存在或者将来存在,而在于是否真正信仰。
当然,信仰,应是仰望的星空,而非深不可测的泥潭。
九
那夜,突然被嗓子的疼痛叫醒。
原来,能够拥有疼痛也是一件幸运的事。疼痛,会让你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疼痛与痒,也与美好的体验一样,是生命的不可或缺。
人,是有两面的,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人自己要做的,就是努力拴紧魔鬼一面的栅栏,时时给它念念紧箍咒,让它不能轻易出来。
人,是靠情绪活着的,准确地说是靠情感活着,所以人才有温度。如果没有了情绪,没有了情感,那人会是什么?冰冷的机器人罢了。
有人说,人就是那么回事,最后都是一堆灰而已,活个什么劲儿。可是,地球最后也会成为一堆灰,太阳最后也会成为一堆灰,而已,又能怎么样?
所以,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能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是所有幸运中最为幸运的事。
就得劲头十足地活着。
十
鞋里有沙子,走不好路。没有好枕头,睡不好觉。
只重视有没有好鞋,有没有好床,是不全面的。
这就像工作,只有好的单位,就像你的家,只有好的房子和家具,那是大有缺憾的。
每次洗澡,都会忆起一位朋友。因为,其在知道我曾经患过中耳炎后,就给我买了耳塞,以防耳朵再次灌进水去,引起疾患复发。
朋友,不全在做了多少,还在于所做是否是真情实意。
十一
世上鲜有如蝇逐臭的人。可是在某些地方,也不鲜见。譬如,那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诸多商场,就百分之一千的愿意将厕所的门与自己紧密相连。
不经我处,休得入内。
曾是少见多怪,现已见怪不怪。可见,什么事情,也会习惯成自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至少,在这里是灵验的。
十二
偶翻昔日相册,记起曾去过一个鲜有人至的地方。
那是几年前,前往某监狱出席教育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仪式结束后,时任监狱长陪我参观,偶遇一位我曾工作过的单位的同事在此改造。四目相望,不忍直视。
一墙之隔,两个世界。墙里墙外,都是自己的选择。还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的。
十三
家乡有句老话,一分地有个场好,一百岁有个娘好。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多么耳熟能详,多么深入人心。可是朋友,你可知道它是出自谁手吗?
据称,它出自慈禧之手。这位被世人认为冷酷无情的慈禧太后,在她母亲七十大寿时,专为母亲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看来,在父母亲情这方面,贵为老佛爷的慈禧,其实也与常人无异呢。
十四
普罗泰哥拉说,每一个问题都有两个相反的答案。
托尔斯泰说,少数人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什么都有了。多数人也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什么也没有。
周国平说,上帝对于精神富有者是一切精神价值的终极保证,是不可缺少的信仰。对于精神贫困者是精神的鸦片,是必要的麻醉。
我说,关于世間的所有问题,关于人类的某些信仰,他们,说得多好啊。
十五
时时萦绕于怀的不是岁月,而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沙砾。
所有没来的日子都将会来,所有来了的日子都将会成为过去。
人是天地间的一个匆匆过客,人是岁月包裹的一粒微尘。
世间是个舞台,只要在此现身,人们即刻会辨认出你行走的灵魂与姿态。
雷锋的灵魂碧波荡漾,希特勒的灵魂一片荒芜。
我想起了明天的下午。
想起了那日头终会半死不活的,像没有睡醒似的。
所以,我不想说我老了。
我只想说,只想说,我不那么年轻。
-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①鬓毛衰: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赏析贺知章37岁中进士 ">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论语十则作者:孔子 原文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ldq
-
高适·燕歌行①并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②在东北,汉将辞家 "> 共工怒触不周山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共工怒触不周山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
-
佛教——“大乘”、“小乘”之分 【点睛之笔】 最初的佛教并没有小乘、大乘之分。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出现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宗旨,故称“大乘”,将以前的原始、部派佛教称为“小乘”。 【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鸲离思五首其四》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
-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脑筋急转弯题目:为什么公主结婚了就不用挂蚊帐了? 脑筋急转弯解析:青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最擅长捕捉蚊子食,有青蛙在,公主当然不需要挂蚊帐了。 脑筋急转弯答案:因
-
塞翁失马的文言文翻译 如果单从哲学角度去看,这则寓言启发人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
-
苏绍柄辑《梦游赤壁图题词》一卷,收入申报馆刊印的《屑玉丛谭》二集,汇聚了自清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四年(1878)32位题词人围绕《梦游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