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魁天下——状元》赏析
大魁天下——状元
【点睛之笔】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称状元。唐时,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的人都要投状,所以称居首者为状头,后有状元之称。
【经典解读】
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共一千多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文人都把考状元当做跨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因为状元也是殿试第一甲第一名,所以也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所以别称鼎元。
状元是中国所特有的,是我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辉煌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后来,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也比同榜者快。从唐高祖武德五年(1622)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最后一次科考,这期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大约有700人,他们都是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的,成为当时科考的佼佼者。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思想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居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王维、贺知章、柳公权,宋代的文天祥、张孝祥,明代的杨慎、胡广,清代的张謇(jiǎn)、翁同龢(hé)等。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但大多数的状元,都受到个人因素或当时环境的牵制,一生不能大展身手,有所作为,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中。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622)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
-
文言文黄生借书说阅读试练习题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蝉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
-
梦见约定是什么意思梦见约定,预兆感情顺利,人事关系变好。梦见生意上签约,预兆贸易萧条,忧虑重重。年轻人梦见订婚,预兆他们的婚姻不会有太多人羡慕。梦见违约,预示你将做出鲁莽愚蠢的决定,虽然不是大事,但也
-
不遇之忍第七十九不遇之忍第七十九 子虚一赋,相如遽显;阙书一下,顿荣主偃。王生布衣,教龚遂而曳祖汉庭;马周白身,代常何而垂身唐殿。 人生未遇,如求谷于石田;及其当遇,如取果于家园。岂非得失有命,富
-
诗歌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事物间相似和相反的关系来强化所描写的事物或所表达的思想 "> 瞻前顾后造句十三则
一、 语义说明:形容做事谨慎周密。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仔细严谨」的表述上。 瞻前顾后造句:01这个问题牵涉很广,务必瞻前顾后,考虑周详,不可轻率! 02这件事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涉及多方利益,必须瞻
-
林纾:记九溪十八涧 林纾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岭。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
-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
342 廖(liào)342 廖(liào) 【寻根溯源】 廖(飂)姓主要有四种来源。一是源自董姓。颛顼之后有陆终,陆终第二子惠连,惠连之子飂(古廖字)叔安,封国于飂(其地在河南唐河),飂、蓼、廖
-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环翠亭记 环翠亭记 [明]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沿城直趋而西,是为罗家之山。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
-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尝召访之,俭日:“公若外啸豪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