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明月不谙离别苦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37:26阅读:259

明月不谙离别苦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擅长辞令,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词最工,风格清而疏朗,脱去花间派浓艳浮靡之习,在当时词坛独具一格。今存一百三十余首,《蝶恋花》便是其中一则,原文为: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话说,由于词在宋代十分流行,不少的读书人都会作词,有一个叫杜世安的人,因为附庸风雅,时常赋诗填词,闲来写一首半阕,也就自称为词人了。由于他曾官至郎中,人们便称他为“杜郎中”。

杜世安虽然词写得不怎么样,却十分自负,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一次,晏殊创作了《蝶恋花》,此词一出,众皆称好。唯独杜世安看了连连摇头。他不以为然地说:“我看这首词还需要推敲一下。”

有人问他,如何推敲?他信口开河地说:“词中‘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两句,也写得太孤寂、太凄惨了。而后面的‘明月不谙离别苦’更令人费解,‘明月’怎么会‘谙离别苦’呢?”

杜世安这么一品评,晏殊这首好端端的《蝶恋花》一无是处,简直成了一堆废话。

人们看到杜世安如此狂妄,便有意要戏弄他:“杜郎中既然有此高见,不妨改写一首,让我们大家来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杜世安没有听出人们讲话的意图,也不谦虚。于是提笔在手,毫不谦让,把晏殊的《蝶恋花》词,改成了一首《端正好》词:


槛菊愁烟沾秋露,天微冷,双燕辞去。

月明空照别离苦,透素光,穿朱户。

夜来西风凋碧树,凭栏望,迢迢长路。

花笺写就此情绪,待寄传,知何处?


改写完,将笔往桌案上一放,向人们炫耀起来。

众人俯身去看,一个个不禁掩口而笑。原来,将两首词放在一起一比较:晏殊的《蝶恋花》晶光焕发,奇光四射;而杜世安的《端正好》则干瘪粗陋,黯淡无光,就如同一件传世奇宝与一件蹩脚的赝品放在一起。

大家一阵哄笑,杜世安直羞得无地自容。

晏殊的《蝶恋花》是首写离愁别恨的名作。上阕写庭院及室内景物。下阕写词人登楼望远时的所见所感。全文的意思是:栏杆外,菊花被轻烟笼罩,好像有着无尽的忧愁;兰叶上挂着露珠,好像在哭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冷;一双燕子飞去了。明月不知道离别的愁苦,斜斜地把月光照进屋子里,直到天明。昨天夜里,秋风吹落碧树的叶子,我独自登上高楼,看路消失在天涯。想寄一封信,但是山水迢迢,我想念的人在哪里呢?

此词写秋意但不凄苦,抒离情愁而不哀,写富贵之家但又不言“金玉锦绣”,临秋而望远,极目天涯,境界极为辽阔,较南唐的离愁别恨之作都有新意。词中还隐约含蓄地表示有难言之意,给读者留出想象的余地。王国维曾用下阕的第一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种。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上一篇: 下)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谒金门·春漏促》赏析

        这首词描写女子香闺寂寞之情。这首词上片写女子春宵不眠,是通过她的感受表达的。因为夜深,又不能入睡,所以感到特别寂静;因为静也就感到漏壶的滴声特别响。特别是“促”字,份量相当重,它不是指时间过得快,

    • 【清】爱新觉罗·晋昌《松棚和韵》吟咏松竹梅诗赏析

      松棚和韵【清】爱新觉罗·晋昌谡谡松涛聒耳鸣①,绿窗人静韵尤清。摩云有色青千丈②,扫月无声翠一棚③。凉影半疏还半密,柔枝宜雨更宜睛。 "> 《田子方教育子击》译文

      田子方教育子击 选自《资治通鉴 周纪》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

    •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案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案   教学案导入: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的分值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关键就是准

    • 寇准传的文言文翻译

      寇准传的文言文翻译   寇准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寇准传的文言文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原文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

    • 文言文《将相和》片断赏析

      文言文《将相和》片断赏析   前不久,笔者听一位老师执教《将相和》(六年制第十册)中的渑池之会。这位老师抓住了学生爱分胜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问,并让学生围绕问题充分展开讨

    • 书五代史安重诲传后(清)方苞

      记事之文,惟《左传》、《史记》各有义法。一篇之中,脉相灌输而不可增损[2],然其前后相应,或隐或显,或偏或全,变化随宜,不主一道。《五代史安重诲传》总揭数义于前,而次第分疏于后[3],中间又凡举四事,

    • 王维《酬张少府》全诗翻译赏析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解】 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

    • 《海上》鉴赏

      作者: 张俊山 唐湜1驾一叶纯白的轻帆,到兰色的海上去!望不见边际与小涯,望不

    • 高中文言文重点词汇

      高中文言文重点词汇   文言文自1994年以来,一直是高考试卷中的重要内容。要答好文言文题目,就要掌握相关文言词汇。分享了高中文言文的重点词汇给大家参考!  一、与政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