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鉴赏
作者: 宋生贵
丽砂
好大的波浪啊!江河里涨起水的波浪;天空中飞着云的波浪……
而地上,是绿油油的麦苗的波浪,黄灿灿的菜花的波浪;是屋脊连着仓库的波浪,灯光连着阳光的波浪;是勤劳勇敢的人的波浪,欢快火热的歌的波浪……
好大的波浪啊!多好的波浪。它在翻腾,它在奔跑,它在不停息地翻腾、奔跑,它要把一切带到和平的海洋,带到幸福的生活的海洋。
在这广阔无边的海洋上,我们挂起千万张旗帜,我们挂起千万张思想的帆翼,比划动着自由的鳍子的鱼还要快,我们追赶浪花前进,追赶时间前进。
在这广阔无边的海洋上,我们有数不清的船,数不清的飞机、火车……我们共同有着一条跨越暗礁的航路。
航路在波浪里展开,航路在我们的心里闪耀。
《波浪》与前面的《翅膀》写于同一年,即1957年。诗人怀着同样高涨的激悟写下这一诗作。如果参照着看,这两篇散文诗或可谓是同一种情绪下的两种意境呼应。《翅膀》写在祖国的春天里,人民奋进,理想奋飞;而《波浪》则是写新中国建设大潮的高涨,革命浪涛的奔涌。当然,二者的格调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是清新明丽的,而后者则是浑涵旷达的;前者之美多在于趣,而后者之美则更在于力——其实,各自的题目即可谓是标志。
《波浪》从取材到创境,都并不属于当年许多散文诗创作中那种剪一片朝霞,或撷一朵浪花式的,它摄取的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大的气象,主体精神。诗人不是在某一对象前驻足,并铺纸点染,而是站在一个远而高的基点上,对时代的气象或精神,作更为宏阔的把握。所以,开头的那句“江河里涨起水的波浪;天空中飞着云的波浪”,也只是一个触机,是开启思路的比物,而一经点醒,诗的意象便如同经过点燃而发射出去的火箭,超越比物进入更广阔的境界。接着,从遍及祖国大地的种种“波浪,到广阔无边的理想的海洋,都是在突出祖国建设生机勃发的气象和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在这广阔无边的海洋上,我们有数不清的船,数不清的飞机、火车……我们共同有着一条跨越暗礁的航路。航路在波浪里展开,航路在我们的心里闪耀。”这便是由现实精神引发出的理想,信念,表明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可以越过暗礁险滩,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波浪》给人的感情冲力的确很强。且不说在当时那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它将多少人带入那“好大的波浪”之中,鼓荡起进取的风帆,就是今天读来,依然是颇有震撼力的。这冲力,除了来自于诗作意境所具有的宏阔的气势和较强的精神力度之外,与之相适相谐的内在旋律,也从形式上强化着它的艺术感染力。诗作以口语的自然节奏的基调,又通过相同句式的复用回旋,或一段内长短句的调节变化,构成了与情绪波荡相统一的旋律之美。如:“在这广阔无边的海洋上,我们挂起千万张旗帜,……”“在这广阔无边的海洋上,我们有数不清的船,……”其中一咏三叹的节奏感,音乐感,有助于将人带意境,并将情绪也逐步推上去。再如,第三自然段开头两句:“好大的波浪啊!多好的波浪。”看似平实,细一推敲,方觉出意味。前一句承接上段,强调对波浪的感受,而后一句则转为对波浪的评价。这一承转,一跳跃,便自然将情绪带前一步。类似的语言,即给人以看去平常而想来有趣的特殊美感。
-
这首诗是熙宁六年初秋,作者游杭州城内吴山有美堂时所作。有美堂在吴山最高处,登临远眺,左见钱塘江,右瞰西子湖,视野极其开阔。">
-
中考文言文实词 去(qù) (1)动词。 ①离开,去。如: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山坡羊·春日 张可久 西湖沈醉。东风得意。 玉骢骤响黄金辔。赏春归。看花回。 宝香已暖鸳鸯被。梦绕绿窗初睡起。 痴。人未知。噫。春去矣。 张可久:1280-134
-
杨柳枝词八首(其四)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注释】 杨柳枝:又名《杨柳》、 "> 《农夫耕田》文言文翻译
《农夫耕田》文言文翻译 《农夫耕田》选自《浑然子》。是描述农夫耕种田地的辛苦场景,也指做事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才能做得更好。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农夫耕田》文言文
-
语义说明:比喻共同生活或一起做事的人意见不同,各有各的打算。 使用类别:用在「意念不同」的表述上。 同床异梦造句:01这两个合伙人早已经同床异梦,早晚要拆伙的。 02他们相处了三年,却同床异梦,最后以
-
孟郊·游子吟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②,意恐③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④(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注释】①吟 ">
-
文言文阅读同步测试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
-
《庄子内篇养生主》节选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