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至上
【3859】人心至上
(雾满拦江著,台海出版社,55.3万字,2017年2月第1版,49元)
△共16章。这本书以杜月笙为人处事原则及智慧为切入点,以其生平为线索,通过对其一生历程的娓娓道来,涵盖了发生在其人生每一阶段的大事要事,以及其应对这些事的技巧、心态、解决方法等,展示了杜月笙高超的为人处世智慧,亦体现了其性格、心理,以及其在特殊境遇下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救世情怀。
○一代枭雄杜月笙成功密钥,在于洞悉人心与人性。这本书从社会的角度、从人性角度,研究并解析杜月笙这样的人。
○一个社会,无论怎样发展、怎样变化,终究是人类的社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永恒的人生。
○杜月笙把人分为四类:①有本事,没脾气;②有本事,也有脾气;③没本事,也没脾气;④没本事,但脾气却不小。
○青帮、洪门,追溯起来实际上是一家。明末清初,史可法、洪英、蔡德英。
○黄金荣就如同一只肥胖胖的大蜘蛛,整天趴在他的黄公馆里打麻将,但他所织的一条条隐秘的蛛网却延伸到了上海滩每个最不起眼的角落。
○没有抬出靠山,说话就没有分量。
○他的政治观念是朋友高于利益、友情重于立场。“世间有三碗面最是难吃:人面、情面和场面”。
○只有钱才是硬道理。
○人在江湖,唯有眼力才是唯一的、真正的本事。说到眼力,必须做到能够在一瞥之下,不高估对手,也不低估对手。过于高估对手,就会错失机会;低估了对手,必然会断送自己的小命。
○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关系取决于利益。
○做人要善良、厚道。世间自有公道,厚道总有回报。若然没有回报,必是时辰未到。
○少年时代的经历,固化了他一生的行为模式,他渴望赢得每一个人的尊重,希望所有人都愿意拿他当朋友,一旦遭受否定与冷落,他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凄惶感。他的内心太脆弱。他需要外部世界的不断肯定,才能维系他那脆弱的尊严感。所以才不会不顾严老九的冷落,执意想要结交他。
○做人有原则,对敌人讲道义。
○没有最蠢,只有更蠢。
○没有文化,所以羡慕文化。
○杜门铁律8条:①不可着底:品格不可低下;②不可捞锡箔灰:不可获取不义之财;③不可装笋头:不得有意栽赃;④不可放老红虫,不得揭人隐私,酿成灾祸;⑤不得放龙:不可内部攻讦,引外部干涉;⑥不可小勺:不可挑拨离间,伤人感情;⑦不可看冷铺:不得落井下石,或见死不救;⑧不可拆梢:不得胁迫取财。
○高人不露相,露相非高人。
○每个人的喜好就是他的弱点。
○低调是为了安全。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陈群为杜月笙拟制的人生规划:目标——进入上流社会;原则:进军工商业;途径:横穿工商会,借助银业同业之力,成为拥有隐形权力的幕后巨枭。看到这个人生规划,41岁的杜月笙激动得颤抖了起来。
○智者辨析谣言,但谣言绝不会止于智者。谣言只会止于实力。
○气盛之辈,多半内虚。
○看穿人心是智慧。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杜1888.8.22—1951.8.16)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
-
语义说明:形容罪状极多,难以计数。 使用类别:用在「罪恶深重」的表述上。 擢发难数造句:01这群强盗的罪行累累,擢发难数。 02侵略者所犯的暴行擢发难数,令人痛恨不已。 03法官用严厉的刑罚来惩处他擢
-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注释】 持身:立身,修身。九鼎:比喻分量重。凝然:静止不动。愆尤:罪过。 【译文】 坚守自己的修身原则,如泰山九鼎一般不动摇
-
梦见抄家,得此梦,五行主火,乃事业中多有不安,与他人纷争颇多,相处甚有不利之事,此乃不吉之兆,凡事不可冲动,做事应有隐忍之心,如近期与投资相关事宜者,应谨慎对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可贪婪,夏天梦之
-
《智永与“退笔冢”》文言文及注释 任何学术要达到高峰,没有捷径可走,亦无秘诀可言,只有勤学苦练,才是唯一的途径。下面是《智永与“退笔冢”》文言文及注释,欢迎阅读。
-
朋友和敌人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囚犯,越狱而逃。他没命地朝前飞奔,身后紧紧跟着追捕他的狱卒。他竭尽全力,终于摆脱了狱卒的追赶。但是,很不幸,他的前面忽然出现了一条河,河岸陡峭。河虽然不宽,但水却相当深,
-
《先秦散文·荀子·天论》原文鉴赏 天行有常①,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②,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③,则天
-
首联“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点染停舟的地点及周围的氛围。先用倒装句写出,因“系舟岳阳城下树”,才有“卧闻岳阳城里钟”的意境。诗人先以“岳阳城下树”做为定点,然后,才移动他的视点,从上下
-
扈从登封途中作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 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 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 扈从良可赋,终乏掞天才。 ">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送东阳马生序》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