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作品解读
第二部分 高尔基
小马哥:
安子,那么现在,就给大家具体地讲一讲苏联有哪些著名作家吧!
安子:
说到苏联的文学大家,大家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高尔基。
小马哥:
高尔基是苏联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高尔基于1868年3月16日出生于一个木工家庭,由于家境贫寒,11岁就当了学徒。
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就像小马哥刚才所说,我们从小就从课本里了解了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
《人生三部曲》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小说,这三部曲分别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小马哥:
安子,那就让我们回顾一下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吧。
注解:高尔基,苏联作家,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俄国各地,社会经验丰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其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小市民》等。1927年10月22日苏联科学院决定授予他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此后,他还被授予列宁勋章,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如今,他的诞生地被改名为高尔基市。
安子:
我们先说说《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阿廖沙的童年,阿廖沙是高尔基的乳名。《童年》讲述了阿廖沙从3岁到10岁这段时间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最初认识,和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表达了一种热望与坚强。
《童年》主要描述了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岁月。在年幼的阿廖沙眼里,成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丑陋与无情。母亲在感染霍乱而死的父亲的遗体旁生下了小弟弟,后来小弟弟夭折了。而在外祖父家里,舅舅们整日为了家产争吵、斗殴,男人欺负、殴打女人,毒打儿童。
值得庆幸的是,小阿廖沙始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经常听外祖母讲故事,备受外祖母呵护。
外祖母就是阿廖沙黯淡童年岁月里最温暖的光辉,带给阿廖沙一生的爱与感激。
《人生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间》,讲的是阿廖沙在10岁以后的生活。这段时期,为了生活,阿廖沙和外祖母一起摘野果去卖,养家糊口。他还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做过洗碗工,做过圣像作坊的学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阿廖沙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但他一有机会就阅读书籍。生活的磨砺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为环境所屈服”。他就是怀着这样坚定的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的。
第三部,就是《我的大学》。在《我的大学》中,高尔基描写了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我的大学》描写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抱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于是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阿廖沙无处栖身,与他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接触到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以及从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阿廖沙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
小马哥:
高尔基除了《人生三部曲》,还有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母亲》。我记得我们在前面的节目中,讨论过这部作品。
安子:
对,《母亲》是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我们在母亲节那期节目中,详细解读过这部作品。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位母亲,从一位普通的、卑微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勇敢无畏的革命母亲的故事,非常感人。
注解:《人生三部曲》是高尔基著名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分别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作者描写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生活底层与劳苦大众的直接接触,深入社会,接受革命者思想影响,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料,这些使他得以成长,从生活底层逐步攀上文化高峰。
-
做梦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普通想象,因此多数人对每日的梦都没有什么感触,无非就是顺应“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不过对于那些比较相信玄学的人而言,他们对自己的梦境,会抱着很大的好奇心。
-
《庄子·内篇·齐物论》原文鉴赏 (解题)关于本题,有两种解法:一解为齐物之论;二解为齐一物论。其着眼点,前者在于齐
-
答段缝书 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怪某无文字规
-
张去华,字信臣,开封襄邑人。幼励学,敏于属辞。召试,授御史台主簿,属三院议事,不得预坐。谓所亲曰:“簿领①之职,非壮夫所为。”即弃官归郑州,杜门不出者三载。 建隆初,始携
-
学不可以已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
-
玉楼春·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 "> 梦见和死去的亲人说话是不是预示着未来会有坏事发生呢?
世界对每个人在死亡这件事情上都是公平的,无论是谁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去到另外一个世界。而对于还活在这个世上的人难免会想念与我们相隔两界的亲人。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睡觉的时候就很容易梦到亲人。
-
洛桥晚望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注释】 ①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②萧疏:形容树木
-
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直都是考生们的一个考试难点,其实是因为相关的阅读技巧没有掌握好!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欢迎大家浏览。
-
语文文言文试题和答案 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 [宋]范仲淹 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予。予尝经略陕西,知君最为详,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