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执大象》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翻译与解读
执大象,天下往01。往而不害,安平泰02。乐与饵,过客止03。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04,视之不足见05,听之不足闻06,用之不足既07。
今 译
国君能执守无为大道而养育万物,天下人都会去归附。归附的人不受伤害,大家都能安宁、平和、康泰。能欣赏音乐和享受美食,过往的客人也会留下来。
谈论大道,淡而无味,视之而不得见,听之而不得闻,用之而不能尽。
评 议
此章是讲大道的功能及其形态。在讲道的功能时,老子认为治国人君,若能执守大道顺应自然而治国理民,不伤害百姓,百姓能过安、平、泰,食美歌乐的生活,天下百姓自然就会往而归附。此其一。其二,大道玄虚,淡而无味,视之不得见,听之不得闻,用之不能尽。这是以道喻人。古人云:“百虑而一致,殊途同归。”老子虽然经常不离大道的套话,而呼吁人君要为民谋福的宗旨,总是不变的。
明代焦竑《老子翼》援引《希声注》、《苏注》、《吕注》、《息斋注》四家的诠释,皆未能正确阐明老子此章宗旨,所说似是而非、若即若离,对读者解读此章的思想内容,毫无裨益。这就说明古代注老释老著作虽然甚多,而真正能恰到好处地诠释《老子》者甚少。尤其对《老子》各章的深刻意蕴,大都未能看到其玄机所在。
注释
01 执大象:河上公曰:“执,守也。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也。”
02 安平太:太,通泰。两句:谓天下万民归附而无害,则能安矣、平矣、泰矣。
林希逸曰:“天下无所害,则安矣,平矣,泰矣。三字只一意也。”
河上公曰:“万民归往而不伤害,则国安家宁而致太平矣。”
奚侗曰:“安宁、平和、通泰,皆申言不伤谊。”
03 乐:音乐。 饵:美食。《说文解字》曰:“饵:粉饼也。”
林希逸曰:“张乐设馔,以待嘉客,乐终食尽,客过则止矣。过者,去也,是筵席必有散时也。”
两句:意谓有悦耳之音乐和美食佳肴,过客则留下享受。
04 “道之”两句:河上公曰:“道之出口淡淡,非如五味有酸咸苦甘辛也。”
05 足:得也。河上公曰:“足,得也。道无形,非若五色有青黄赤白黑可得见也。”
06 “听之”句:河上公曰:“道非五音有宫商角徵羽可得听闻也。”
07 既:尽也。河上公曰:“既,尽也。谓用道治国,则国富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无有既尽时也。”
林希逸曰:“此即物有尽而道无穷之意。”
-
昔众尝至一乡陬[1],颓然靡然[2],昏昏冥冥[3],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4],心为之荒惑[5],体力之败乱[6]。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之方[7],甘旨之尝[8],以徜以
-
大明湖位于济南城内,由百泉汇流而成,清涵广陌、平湖如镜,湖中绿荷千亩,周岸翠柳成荫,风物秀美,历来名家颇多题咏。">
-
托物寄兴,借物喻人的诗到了清代,可谓题材越来越宽,技巧越来越纯熟。唐宋时期的咏物尚未到无物不写的地步,作者的主观倾向也比较明显,像唐人的咏蝉、宋人的咏梅都是如此。">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以明经絜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也!”遂去官。 元帝初即位,征
-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
-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
必背文言文《劝学》复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复习必背文言文《劝学》(荀子)供大家参考,学习更上一层楼。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
-
初二文言文大禹治水学习:地平天成人定胜天 "地平天成、人定胜天"的传奇 --大禹治水 发生时间4000多年以前 发生地点黄河流域 推荐理由 大禹治水不仅是中
-
傅永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
从军行 作者:卢思道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