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鉴赏
厉王虐①,国人谤王。召公告曰②:“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③。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⑤,瞽献曲⑥,史献书⑦,师箴⑧,瞍赋⑨,矇诵⑩,百工谏(11),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12),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13),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14)。
【注释】 ①厉王:周厉王,公元前878年——公元前842年在位。 ②召(shao音少)公:周厉王的卿士,后辅佐周宣王,名虎,姬姓。 ③道路以目:路上相遇,互相递眼色。 ④弭 (mi音米):阻止,消除。 ⑤公卿至于列士,周王室官职分公、卿、大夫、士各级;士是下层官员,又分上、中、下三个等级。 ⑥瞽(gu音古):无目曰瞽,此处为乐师。 ⑦史: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⑧师:少师。 ⑨ :无眸子之人。 ⑩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人。 (11)百工:指管理各种工奴的工官。 (12)耆、艾:师、傅。 (13)隰(xi音席):洼地。衍:平川。 (14)彘(zhi音制):今山西霍县东北。
【今译】 周厉王暴虐,国都中的平民百姓都谴责他。召公告诉周厉王说:“百姓们忍受不了你的政令了!”周厉王大怒。他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这个人监视议论国政的人。只要卫巫一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讲话,路上相遇,只以眼色相示。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阻止谤言了,他们不敢说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他们的嘴。堵塞百姓的嘴,比堵塞河流还危险。河水被堵塞,因而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很多,不让人民讲话也是如此。因此治理江河的人要疏通河流使河水得以通导,治理人民的人要开导他们让他们讲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以至各级士官献诗,盲乐师献曲,外史献三皇五帝之书,少师进箴言,无眸子的人朗诵,有眸子看不见的人吟诵,管理各种工匠的人谏诤,平民百姓传达议论之语,近臣尽心规劝,亲戚补救监察,乐师、史官教诲,师、傅指出缺陷,然后天子亲自斟酌这些意见,做出决定。因此,政事实行才不会违背常理。百姓们有嘴,犹如大地有山岳河流一样,财物从中出产,又犹如大地有高原、洼地、平川、沃野一样,衣服、食物由此生产。人民用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功失败由此而得知,国君实行好的,防备不好的,这是增加财富器用、丰富衣服食物的良策。人民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考虑好了就自然流露出来,哪能堵塞呢?如果堵塞住他们的嘴,那么能有几个人来亲近和帮助你呢?”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没人敢说话。三年后,人们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集评】 清·储欣评《国语选》:“厉王无道甚矣。《传》止载二条,以其塞人言,学专利也。嗟乎!此亡国之本也。……兼斯二者,不亡何待。”
民国·秦同培《国语评注读本》:“文首以厉王语作案,次从使导使言,两意生发,反复引证,一篇机杼,悉从此出。末以事实作结。篇中有喻意,有纪叙,有论断,行文之变化,尽于兹矣。”
【总案】 这是先秦散文中的现实主义名篇。“厉王虐”一段,以直率无讳的史家之笔,描写了周厉王得知人民不满后,不仅不加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镇压,致使人民敢怒不敢言的残暴政治,“流王于彘”,又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反抗的伟大力量,从而客观地揭示出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历史规律。
一“怒”一“喜”,两种截然相反的表情,活画出周厉王骄横残暴、刚愎自用的丑恶形像;“道路以目”,以极传神的细节描写,写出了人民的愤恨心理,这表明“记言”的《国语》,在写人记事上亦有绝佳之处。
召公之言,始终设喻,正论之后继以反证,说服力极强。以“川”来比喻“民之口”,体现了召公对社会舆论和“国人”作用的高度重视,但他的出发点却是要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地位,并没有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
《三晋已破智氏》文言文 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段规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
-
秦穆公尝出而亡马的故事 原文: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
-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北宋汴京,这座繁华大都市据说当时人口已超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当年,宋太宗允许市民在御廊开店设 "> 金圣叹先生传(清)廖燕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1]。为人倜傥高奇[2],俯视一切[3]。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4],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
-
百步洪在徐州东南二里。悬流湍急,乱石激涛,最为壮观,今已不存。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作者时任徐州知州。诗的前半写舟行洪中 的惊险,后半纵谈人生的哲理。"> 欧阳修《章望之字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章望之字序 欧阳修 校书郎章君,尝以其名望之来请字,曰:“愿有所教,使得以勉焉而自勖者。”予为之字曰表民,而告之曰: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
-
一、 语义说明:指初出水面初开的荷花,光洁清新。 使用类别:用在「初绽荷花」的表述上。 出水芙蓉造句:01夏日清晨的出水芙蓉显得格外柔媚秀丽,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 02周敦颐的〈爱莲说〉不仅说明了他对
-
鹦鹉灭火翻译 原文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 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
-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
-
论慎终 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