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
作者: 周广秀
于是尘啸在摇影的松下悄然退去
一掬象征之水,倚着
行吟者的长歌
被无端的归宿所牵制
远去,又回来
静如孤鹭之羽
自阵风下翩然而开
说不出悠闲相叠
拂不去脉印如夏
永远拘守在一个面上
端凝:一千种履历
封锁在唯一的座标点上?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独我清醒:暮想朝思
如飘森之天籁
我的皱折是久已存在的
或欲乘风归去
或欲划地为牢。几点墨
在扇面:浑如相叠的日子
以封存的方式
又被日子潇洒展开
为千古之风流
陈应松
这是一首借扇子进行个人在现代社会要具有主动适应性研究的作品。
第一节写扇子在尘啸退去的松下出现,伴着歌者。这里创造了适于吟咏的环境,出现了被咏的物象,是全诗的引子。第二节先说折扇被“无端的归宿”——时令所限制,曾经远去,今又归来,静美如鹭羽展开,值得吟诵。第三节写折扇本身的一切都被历史地固定下来,这是客观规律的威力,任何一部分都不可能有自己的自由。在第四节里,作者变换了抒写方式,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写任风云变幻,折扇自有一定之规和清醒的认识。折扇的主见是什么呢?这就是第五节的内容:我的本来就有的皱折,展开来可以使我乘风飞去,收笼来就是自我禁锢的牢笼。不论是封存式的折叠,还是风流潇洒的展开,都是岁月所安排。
对于折扇来说,它具有固定而又活络的特点,该展开时展开,该收拢时收拢,这样才能具有社会效用,也才能较长时间地存留于世。对于人来说,也具有历史的规定性和灵活性,在社会发展的法则的制约下,要顺应历史潮流,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有自己的清醒的认识,相机而动。这是一首命运主宰下清醒灵魂的颂歌。
应当说这首诗的主题是较隐蔽的。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感受并不是时髦的标语口号,而是一种幽情悠思,他既要读者有所体会,又故意不肯明白直言,让读者琢磨玩味。这样有存在某种顾忌的可能,主要的还是一种创作风格的追求。其次,作者抒发主观感受借助于折扇,写折扇又借助于形象描绘,写形象又取喻于别的物象,如“水”、“鹭之羽”、“履历”、“座标点”等,读者必须拨开层层迷雾,才能发现主旨之所在。再次,作者的思续跳跃性强,间隔距离大,修辞多移就拟比,造语多综错倒装,运用形象多突兀无序,使中心思想闪烁明灭,隐约可见,不易追捉。初读是“忽闻海上有仙山”,越读越觉得“山在虚无缥渺间”。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在词句、意象方面的欠妥失误之处所造成的晦涩生硬,使读者索解为难。
-
嵩山神祠[1],在黄盖峰下,登封县东八里。祠门三重,古柏几二百株。三门之内,四岳神祠[2],分列左右。东有降神殿,绘“生甫及申”像于壁[3],剥落已半,西为御香亭,历代已来,封禅记功德地也[4]。谒岳
-
《峡口送友人》是司空曙与好友离别后所作,此诗使用多个意象来描摹当时春天的景色,作者采用伤春之景烘托离别之情,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
-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张瑾,字去瑕,江南江都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瑾,字去瑕,江南江都人。康熙二年举人。十九年,授云南昆明知县。时吴三桂初平,故军卫田隶籓府者,徵租量丰歉收之,事平沿为额1,民不能供。又军兴后官司府署器用皆里下供应,而取给于
-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
-
《逍遥游》的主题思想 导语:《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下面是这篇文言文的赏析,欢迎参考! 逍遥游(节选)阅读
-
其一 原文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看,窥视)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退);及走,(狼)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
-
语义说明:形容閒荡无事的样子。 使用类别:用在「慵懒散慢」的表述上。 无所事事造句:01他整日无所事事,除了吃睡,什么正事也不干。 02暑假不知妥善安排,终究是无所事事就过去了。 03退休后,我有一段
-
大唐名相狄仁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荷兰作家高罗佩《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的影响,狄仁杰在全世界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太原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虽历代史志多有记载,但现存除传说是狄仁杰母亲手
-
和珅 和珅家产共有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和珅的巨额财产被抄没后,只有少量入了国库,大量的被嘉庆皇帝中饱私囊,所以才留下“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谚。 伯嚭m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