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 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 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
周公旦简介|生平
-
献曲求诗 原文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
-
萧岿字仁远,察之第三子也。机辩有文学,善于抚御,能得其下欢心。 五年,陈湘州刺史华皎、巴州刺史戴僧朔并来附,皎送其子玄响为质于岿,仍请兵伐陈。岿上言其状。高祖诏卫公直督
-
荀子《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
-
辛丑春,余客会稽,集宋公荔裳之署斋[1]。有客谈虎,公因言其同乡明经孙某,嘉靖时为山西孝义知县,见义虎甚奇,属余作记。 县郭外高唐、孤岐诸山多虎。一樵者朝行丛箐中,忽失足堕虎穴。两小虎卧穴内。穴如覆釜
-
五代史伶官传序 作者: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
太宗论学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和掌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太宗论学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
韩非子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初二文言文阅读:韩非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樱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从破董卓于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