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季梁谏魏王攻邯郸(魏策四)》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季梁谏魏王攻邯郸(魏策四)》原文鉴赏
魏王欲攻邯郸①。季梁闻之②,中道而反③,衣焦不申④,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⑤,方北面而持其驾⑥,告臣曰: ‘我欲之楚⑦。’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⑧?’,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⑨。’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⑩,举欲信于天下(11);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12)。王之动愈数(13),而离王愈远耳(14)。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释】 ①魏王:魏惠王。 ②季梁;魏臣。 ③中道:半路。反:通返。 ④焦:皱折。申:伸展,拉平。 ⑤大行:大道。⑥方:正。北面:向北方。驾:指马车。 ⑦之:往。 ⑧奚为:为什么。 ⑨用:资金,路费。 ⑩动:行动。霸王:指霸主之业。(11)举:举动。信:取信。 (12)广地尊名:使土地扩大,使名声抬高。 (13)数(shuo音朔):频繁,次数多。 (14)王(wang音旺):成就王业。
【今译】 魏王想要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季梁听到后,从半路返回来,衣服的皱折来不及展平,头上的灰尘来不及洗去,就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侯,在大路上见到了一个人,他正向北方驾着马车行走,告诉我说:‘我要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方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车夫技术高。’这几样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是远啊!如今您种种行动都想建立霸业,一举一言都想取信于天下;您依仗着自己的国土广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求扩张地盘,抬高名声。您这样做得越多,就离成就王业的目标越远。好象这个人到楚国去而向北边走一样啊。”
【集评】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黄山谷论书法,能使笔力悉从腕中来,笔尾上直当得意;吾谓为文亦然,此等作是甚腕力。欲南行而北辙一句可了耳,入马良三项,便多层折而文致益浓。”
【总案】 “南辕北辙”的成语本于此篇,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魏王欲攻自己的邻国赵国,以扩大土地,提高地位,这一错误行动被季梁知道了。季梁为了魏国的利益,迫不及待地中道而返,表现了他对国事的忠心;他用南辕北辙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攻赵国的邯郸,不仅不能“广地尊名”,而且还离此目的更远。比喻与实际极为熨贴,易为魏王接受。它也概括了行动与目标不合这种较普遍的现象,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一直沿用至今。
-
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曹端 曹端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曹端。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
-
勇冠三军文言文阅读习题 司马迁 广居右北平①,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后三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
-
【宁缺毋滥解释】宁可缺少,也不要降低标准凑数。宁:宁可。毋:不要,勿。滥:不加选择,过多。也作“宁缺勿滥”。 【宁缺毋滥造句】 ①为了保证这次全国少年儿童画展的高水平,我们选取作品的标准是
-
《文言文》教学参考 (一)学弈 1、译文: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到
-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边,言追六郡雄。雁山横化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此诗不落一般送别
-
梦见菠菜是什么意思梦见菠菜,预示着你会获得成功,而且日后会生个乖巧、水灵的女儿,是吉兆。梦见有许多菠菜,预示着你会生活的很舒适、富有。梦见吃菠菜,表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女人梦见菠菜,预示要怀孕。ww
-
梦见摸乳头,得此梦,因小事与爱人争吵,颇多者家人关系不和,生活更有不利之事,财运难以兴旺之意。如做此梦,多因小事与他人间有所纠葛,切莫听信小人之谗言,与他人间有纠葛者,应多有包容。夏天梦之吉利,春天梦
-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出自宋代诗人晏殊的《寓意》 《寓意》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
-
诗人送僧人归山,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吗?言语间颇有调侃的味道,充满了惜别与挽留之情。这首诗风趣诙谐,意蕴深厚,妙趣横生。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中的上人,即以野鹤喻灵澈,恰合其身份。后二句含有讥讽灵澈入山不
-
悼钱学森文文言文 己丑年甲戌已酉,阴风卷地,天犹呜咽,冷雨不绝。国之伟才,万世功臣钱学森永诀吾等矣!神舟所以冲天,吾华所以强于天下,盖追斯人之劳也!天之不庇,地之不佑,本当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