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李 白《秋浦歌》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20 22:46:03阅读:721

秋 浦 歌

李 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本卷《独坐敬亭山》已介绍。诗人于天宝三载(744)春,被赐金放归后,在各地漫游,于天宝十三载(754),在秋浦(今安徽贵池)写了《秋浦歌十七首》,此诗为其中的第十五首。

前两句写自己的白发如此之长,都是由于忧愁造成的。作者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自己的白发之长,并且用自己有形的白发来形容自己无形的忧愁,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答后问,也是为了突出“白发三千丈”一句,作者的目的是达到了。“缘”是因为的意思,“个”是“这么”的意思。

后两句写诗人对着明镜问道:我的头发为何变得像秋天的霜一样白呢?其实诗人的头发在逐渐地变白,只是诗人一直没有在意。这两句诗写诗人在镜子中第一次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头发全都变白所受到的强烈震撼。

此诗采用设问手法提出了问题,作者在前两句诗中也笼统地作了回答。那么他为何会如此忧愁呢?这也是值得探询的。李白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他在仕途上毫无希望,在生活上又漂泊不定,以至于有家难归,《秋浦歌》其二就说明了这一点:“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再就是秋浦的自然环境,特别是猿声也让他感到难受,如《秋浦歌》其四说:“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还有他此时已经54岁了,尚无所作为,这也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诗人这一时期的感情色彩就集中在一个“愁”字上,如《秋浦歌十七首》一开头就说:“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李白善于运用夸张这一修辞手法,本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例子,再如《蜀道难》中的“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北风行》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江夏赠韦南陵冰》中的“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等等。这些夸张都突出了诗人的情感与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表现出了李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独创性。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原文译文

    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原文译文   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 中国诗词文化盛世:能不忆宋唐?

    摘要:以后的明、清,仅从台谏制度角度看,中国再也没有恢复到唐宋的水平。明清虽都有台谏制度,但在初年都有严酷的文字狱,不少士人因文获罪,甚至丧命。“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 物换星移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比喻景物的变迁,世事的更替。 使用类别:用在「世事多变」、「时间推移」的表述上。 物换星移造句:01尽管物换星移,我们的友情也不会改变。 02他俩坚贞的爱情,任凭物换星移,也不改变。 03景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全诗赏析

    感遇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

  • 一曲《幽兰操》,韩愈、孔子相隔千年的唱和!

    春秋末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云: 习习谷风,以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弃书捐剑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弃书捐剑   弃书捐剑  【原文】  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②;学剑,又不成。项梁③怒之④。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

  •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析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

  • 《臧谷亡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臧谷亡羊 原文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翻译 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丢了。问臧

  • 北宋男神作家秦观:有人赞他文坛仙药,有人骂他爱情砒霜

    他是北宋第一梦中情人。千百年来,苏轼夸他有屈原、宋玉之才,黄庭坚赞他国士无双,全国女文青们集体拜倒在他的石榴裤下。

  • 离乡背井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指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 使用类别:用在「别离家乡」的表述上。 离乡背井造句:01为了前途,他离乡背井,到外地奋斗。 02有的人为了追求美好前程,离乡背井。 03小王在十八岁那年便离乡背井,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