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七绝·客中初夏》千家诗赏析
司马光《七绝·客中初夏》千家诗赏析
司马光〔二〕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一〕客中:作客他乡。
〔二〕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学识渊博,音乐、律历、天文、术数皆极其妙。仁宗宝元初二十岁中进士,曾任谏议大夫,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熙宁四年(1071)退居洛阳。司马光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直到元丰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受召到京城任尚书左仆射,上任后立即废除新法,数月后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点评】诗题一作《居洛初夏作》。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四月,当时司马光客居洛阳,编撰《资治通鉴》。这是一首夏日即景之作,诗人抓住初夏特有的天气特征和景物,远景近景相结合,虚景实景相衬托,形象鲜明,境界恬静,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快的夏日小景。也有人认为诗人以葵花作喻,抒发对皇帝忠贞不渝的感情。
-
文言文《义士赵良》原文翻译 版本一 赵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恶如仇。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头垢面,哀甚。义士询之,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凌也,痛
-
倪云林先生墓忠铭 周南老 亡友云林倪瓒,字元镇,元处士也。处士之志业,未及展于时,而有可以传于世,诵其诗知其为处士而已,处士之诗,不求工而自理致,冲淡萧散,尤负气节,与虞、范①诸先
-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狗作为动物中最通人性的动物大概就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了吧。狗的忠诚可爱往往可以打动很多人,小狗不仅可以看家护院,还可以陪伴主人玩耍。
-
右溪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右溪记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
语义说明:指居处得以容身,生活便有着落,精神上亦有所寄託。 使用类别:用在「扎根立业」的表述上。 安身立命造句:01天下之大,大丈夫何患无可安身立命的地方。 02脱离了繁华的城市生活,此后这个山村便是
-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文言文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
-
文言文常用句式 习惯句式知道他喜欢她,她就没完没了地耍性子,嫌他做的饭凉了热了咸了淡了,嫌他洗的衣服不干净,抱怨孩子的奶瓶有味了,那时他们有了孩子。”抬头一看,上帝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