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采蘋》原文与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9 21:28:19阅读:281

作者: 张燕 【本书体例】

【原文】:

于以采蘋(1)?南涧之滨(2)。于以采藻(3)?于彼行潦(4)

于以盛之(5)?维筐及(6)。于以湘之(7)?维錡及釜(8)

于以奠之(9)?宗室鏞下(10)。谁其尸之(11)?有齐季女(12)

【鉴赏】:

《采蘋》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小序》认为是“大夫妻能循法度”,朱熹亦认为“大夫妻能奉祭祀,其家叙其事以美之也。”(《诗集传》卷一)。诗中明明有“季女”二字,季女者,未嫁之少女也。从何知悉是“大夫妻”?可见此说亦不足为训。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一群奴隶在操劳不堪的苦役中唱出的怨歌,但从全诗的情调看并无怨愤之情,可见此说不能成立,还有解释为与婚俗有关。《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萍藻。”郑氏亦引《礼记·婚义》云:“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婚,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公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清人方玉润在此说的基础上提出:此“乃教女者告庙之词”,“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诗经原始》卷二)方玉润的解释较前说比较接近诗的原义。故笔者认为,这是一首仅写古时女子在将嫁前采摘蘋藻、祭祀祖先的婚俗之作。从诗中的表现形式看,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具体描述了祭祀前前后后的种种活动,反映了古时的一种风俗习尚,揭示了婚前待嫁少女的虔诚心意,同时也体现了这首诗的某些艺术特点

全诗三章,章四句,虽采取复沓叠唱的形式,意思相近,但每章各有侧重。第一章叙述祭品的种类及采摘祭品的地方。要祭祀祖先,首先要准备祭品。这位女子为了准备祭品,不惜从南山之麓的溪水旁到很远的活水沟和流水之处去采蘋采藻。蘋、藻都是可供食用的水草,蘋生水边,所以采之于南涧之滨,藻生水上,所以采之于流水之处。蘋、藻“托根于水,至洁”(王质《诗总闻》)是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是圣洁之祭品。这个少女为了采摘这“至洁”的祭品,不怕路远,不辞辛苦,一片祭祖的虔敬之心跃然纸上。

第二章叙述盛装祭品的器具和怎样加工祭品。蘋、藻采摘到了,把它们分别放到方的筐中、圆的中,回到家中,或锅煮,或釜烹,既写出了蘋、藻采集之多,又写出用具之考究,更写出烹调之精,由此不难想象场面之大,操办祭祀之诚。

第三章叙述祭品放置的地方(即祭地)和主祭之人。这位少女将祭品精心制好后,放在祭祀的特定的地点天窗下面。一切准备停当,诚心祇敬的“季女”便来到神圣的祭坛前,一场虔诚的祭礼就要隆重开始了。诗末点出“季女”,是特意写她年青,说出未出嫁的身分,是有寓意的,这正如朱熹所说的“少而能敬,尤见其质之美。”此语道出诗人的匠心。有人根据《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絩藻,寘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这段话。断定诗中之季女就是季兰,并断定“此季兰必是当时实有其人”(翁方纲《诗附记》。而马瑞辰则认为“季兰盖当时女子之美称,犹云季姜、季姬,并非有实指”(《毛诗传笺通释》)。马说是对的,因为诗歌创作不必过于拘泥于真人真事,阅读欣赏时也应该如此。如此看来,诗中的“季女”是诗人全力歌唱的对象。诗人通过她的采蘋采藻,烹煮祭品,设坛祭祖的行动描写,不仅仅表现了她对祖先的虔诚,更表现出她对诚挚爱情的追求和对婚后幸福生活的祈祷,这是本诗的玄外之音。

从艺术上看,这首诗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这首诗采用铺叙手法来叙述这个婚俗内容,也就是采用通篇运用“赋”的手法。全诗没有比兴,亦无夸饰,只是如实写来,“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层次井然地叙写了“采”、“盛”、“湘”、“奠”等祭祀前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写得极为简括、扼要。

其次,成功地运用民歌中经常使用的对话形式。全诗每章四句,以两问两答句式构成。诗中一问一答的形式,实际上是民歌中的对唱,季女边劳动边对唱,在六组对唱中推进叙事,不仅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也给人以娱乐,显得生动活泼。

最后,本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卷帘”的格式。这首诗的前两章采用结构相同的句子,不厌其烦地层层渲染采蘋煮藻的过程。似乎与“季女”无关,直到末章才点明主办人是即将出嫁的“季女”,她是一位虔诚而美丽的姑娘。看来前两章叙写置办祭品的经过,是为末句赞美季女的虔诚做准备,这就叫“卒章见其志。”清人高朝璎认为“谁其尸之?有齐季女”两句倒贯全诗。他说:“总以‘有’一句倒摄。”(《诗经体注》)清人毛先舒在评此诗时引戴君恩语云:“前连用五‘于以’,奔放迅快莫可遏,末忽接‘谁其尸之,有齐季女’,万壑飞流,突然一注。”又云:“诗本美季女,俗笔定从季女赋起,且叙事絮絮详悉,至点季女,只二语便了,尤奇。”这些精到的见解,不仅概括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而且能够引导人们正确体味此诗丰富的意蕴。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题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

  • 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南乡子 【宋】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 郁郁葱葱佳气福 四百年来成一梦, 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

  • 月是故乡明:全诗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年代:唐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 课内文言文过关复习指导

    课内文言文过关复习指导   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理解常用实词、虚词;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把握内容,概括中心;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简单评价。考查的题型有填

  • 《浪淘沙》漱玉词赏析

    浪淘沙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 ">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其人:贵胄子弟,词坛大家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 杜甫《绝句》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题解】绝句,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每首四句。五个字一句的叫 "> 梦见山火

    梦见山火,五行主火,火土相生之意,食伤生财,名声极佳,善于经营,事业好运,做事有坦诚之心,且与他人间用心相待,则财运更可长久之意,夏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八岁能诗古文,弘治十一年举于乡,年方十五,宗籓贵人争遗人负视,所至聚观若堵。十五年第进士,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辈倡诗古文,梦阳最雄骏,景明稍后出,相与颉颃。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