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警策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什么是警策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定义]用简洁奇妙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从而给人以启迪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警句、警言、精警。
晋陆机《文赋》有“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指在文章中要有精练扼要而深切动人的语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语简言奇而含意精切动人的,名为警策辞,也称警句”,列在积极修辞中的丙类即“词语上的辞格”中,并分为三种:一是“将自明的事理极简练地表现出来,使人感到一种格言味”,如“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二是“将表面上两两无关的事物,捏成一句,初看似不可解,其实含有真理的”,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三是“话面矛盾反常而意思还是连贯通顺,可以称为‘奇说’、‘妙语’(paradox)的一种警策辞。这是警策辞中最为奇特,却又最为精彩的一种形式。”如“善游者溺,善骑者堕”(《文子·符言》)。
[例释]根据语句表达的意义内容,警策分3类:
(1)自明事理的警策。用简练的语句表达看似平常、人人明白的事理,给人以启迪。
例1:人死不能复活。
例1把一个浅显的道理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精辟深刻,让人思索。
(2)两事关联的警策。用精练的语言把本来不相关的两个事理关联起来,给人启发。
例2: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
例2中吃饭和做事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放在一起使之产生类比关联,耐人寻味。
(3)矛盾统一的警策。把看似互相矛盾的词句组织在一起,蕴含深刻思想。
例3:一个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发现自己的缺点。
例3中的“优点”和“缺点”看似不相容,实际深刻说明要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清醒、辩证的认识,发人深省。
[辨析]警策与格言。都是言简意赅的语句,区别是:
(1)内容上:警策适用的范围比格言广;而格言通常仅限于表达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
(2)性质上:警策是修辞现象,是一定语境中的言语表达的方式,其语义内容需要联系语境来确定,语言形式也不太固定;格言语义、形式具有整体性、凝固性。
(3)风格上:警策表意多比较间接含蓄;格言一般直接明显,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吴士文《修辞格论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认为,除同语警句(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是”后的宾语相同即“X是X”形式的警句)外,可以由多种其他辞格构成,故“有必要把它排除在辞格之外”。其他认为不应把“警策”作为修辞格的学者的主要理由也多是它本身并没有固定的语言形式。
-
01.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0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03.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 0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
-
李安,字玄德,陇西狄道人。高祖作相,引之左右,迁职方中大夫。复拜安弟悊为仪同。安叔父梁州刺史璋,与周赵王谋害高祖,诱悊为内应。悊谓安曰:“寝之则不忠,言之则不义,失忠与义,何
-
郁离子居山文言文启示及翻译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居山文言文启示及翻译,我们来
-
司马穰苴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
-
梦见误会,得此梦,五行主水,与他人间多有猜疑,财运难以提升之意,性格固执之人,生活有不安之感,此乃不吉之兆,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菊花》译文|注释|大意|赏析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①篱落看秋风。【注释】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明代唐 "> 初中的文言文通假字归纳
初中的文言文通假字归纳 中考语文文言文30个通假字分享 1.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2.材,通“才”。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3.祗,
-
语文文言文复习参考答案 一《伤仲永》问答题: ①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写幼年时的方仲永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写十二
-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传说,后
-
杯酒释兵权文言文翻译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