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文言文通假字归纳
初中的文言文通假字归纳
中考语文文言文30个通假字分享
1.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2.材,通“才”。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3.祗,通“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4.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5.衡,通“横”。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6.见,通“现”。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7.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8.帖,通“贴”。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9.策,通“册”。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10.著,通“着”。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11.火,通“伙”。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12.简,通“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13.诎,通“屈”。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14.说,通“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15.遽,通“讵”。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16.要,通“邀”。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17.有,通“又”。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18.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9.诎,通“屈”。公输盘诎。——《公输》
20.坐,通“座”。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21.罔,通“惘”。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2.厝,通“措”。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23.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4.邪,通“耶”。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5.食,通“饲”。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者而食之。——《马说》
26.蕃,通“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27.唱,通“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28.阙,通“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29.少,通“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30.畔,通“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词作
-
李待郎绂文言文翻译 古文翻译和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必考项目,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李待郎绂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
-
文言文阅读训练余幼时即嗜学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
-
西湖七月半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西湖七月半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先描绘了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慵懒之徒四类看月之人。西湖七月半文言文习题及
-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
-
梯从古到今都有,古人是为了上天才要梯,我们现在是为了上楼,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中现代的人都离不开爬楼,这个事情已经成为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件事情了,那么到了梦里如果见到了上楼这个事情有代表着什么?
-
小升初语文考试文言文知识复习 临近考试时,请你放下背上的包袱,用平和积极的心态,坦然的迎接考试,迎接梦想的飞翔。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升初语文考试文言文知识复习,供大家
-
中考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指导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
-
已是冬日,当寒风来袭时, 吃茶读闲书, 听雨看落花就是最美妙的生活。 十首诗词,十种闲适的生活, 你喜欢哪一种呢?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
-
嵇康,字叔夜,世人又称嵇中散(曾在曹魏当权时官至中散大夫),曹操的曾孙女婿。谯国铚县(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书画家,有名的美男子,铁匠出生。 铚县,秦置。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