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设问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又称问语、问答)
什么是设问的修辞手法与语句例子
[定义]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以提请注意、强化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问语、问答。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指出:“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的,名叫设问。这种设问,共分两类:(一)是为提醒下文而问的,我们称为提问,这种设问必定有答案在它的下文;(二)是为了激发本意而问的,我们称为激问,这种设问必定有答案在它的反面。”陈望道先生定义中的设问,应该说是广义的问语,它包含激问(即反问)。现在修辞学界一般将设问与反问分列为两个辞格。
[例释]设问是无疑而问。根据提问方式,可分两种:
(1)提问式设问。以疑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并作出相应回答,目的是提请注意,发人思考。
例1:东方的纸上说:古有三不朽。西方的纸上说:不朽的杰作。但请问,什么是不朽?永远不朽的,只有风声、水声与无涯的寂寞而已。(陈之藩《寂寞的画廊》)
例1“什么是不朽”看似有疑而问,但紧随其后的回答表明了它是故作有疑,实已有答案。
(2)反问式设问。以反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并作出相应回答。除了提请注意,还有强化情感的作用。
例2:我走过的路很多,哪见过像这样荆棘丛生的路呢?没有。
例2“哪见过像这样荆棘丛生的路呢”是反问句式,本已隐含着回答,后又用一“没有”作了肯定回答。因此,从问答形式来看,应属设问。
根据回答方式,设问又可分为两种:
(1)直答式。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如例1、例2。
(2)婉答式。不直接说出答案,而用委婉含蓄的方式隐含着答案。
例3: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光未然《黄河大合唱》朗诵词)
例3前两个问句的答案隐含在第三个问句中,第三个问句的答案则隐含在后面一个假设句中。层层设问,不作直接回答。
[辨析1]设问与反问。见“反问”条。
[辨析2]设问与貌离。见“貌离”条。
[辨析3]设问与奇问。都是无疑而问,区别是:
(1)设问是自问自答。奇问则是问而不答,也无法作答,答案是蕴于语境中的。
(2)设问的作用在于引人思考或加强语气。奇问的作用在于造成某种含蓄的意味。
[辨析4]设问与正问。见“正问”条。
-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
-
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初,其父友薛道衡、李纲常见彦博兄弟三人,咸叹异曰:“皆卿相才也。”时高丽遣使贡方物,高祖谓群臣曰:“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于
-
娃儿十五得人怜。金雀髻垂肩。已爱盈盈翠袖,更堪小小花钿。江山在眼,宝朋满座,有酒如川。未得芙蓉帐底,且教玳瑁筵前。
-
陈鹏年,字沧洲,湖广湘潭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浙江西安知县,当兵后,户口流亡,豪强率占田自殖。鹏年履亩按验,复业者数千户。烈妇徐冤死十年,鹏年雪□枉,得罪人置诸法。禁溺女①,民感
-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ldqu
-
寻芳屦。出门便是西湖路。西湖路。傍花行到,旧题诗处。瑞芝峰下杨梅坞。看松未了催归去。催归去。吴山云暗,又商量雨。
-
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诗歌赏析: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
-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1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天下之
-
诸君简画记答案毛先舒 毛先舒 杭之中,稍东曰丰乐桥,桥稍东曰古橘园,故宋之橘苑也。苑废久,种橘已尽,惟有古银杏两株,盘轮扶疏,疑为宋故物云。 园有主为诸君君简。君简少
-
【接二连三解释】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接二连三造句】 ①他成为市劳动模范后,座谈会、报告会、记者采访……接二连三的社会活动都要参加。 ②大雨下了才半天,就有居民接二连三地来报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