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扬之水》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唐风·扬之水》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扬之水,白石凿凿①。
素衣朱襮②,从子于沃③。
既见君子④,云⑤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⑥。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
我闻有命⑦,不敢以告人。
【注释】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政治诗,作者是一场政变的参与者。作者认为桓叔能够取得成功,因生感慨,写就这首诗。扬:激扬。
①凿凿:鲜明貌。
②襮(bó勃):绣有黼文的衣领。
③沃:曲沃,地名,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
④既:已。君子:指桓叔。
⑤云:语助词。
⑥皓皓:洁白状。
⑦命:政令。
【大意】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水底的白石更显鲜明。想起了白衣衫红衣领,跟从你到沃城一行。既然见了桓叔这贤者,怎不从心底感到高兴。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冲得石块更洁白清幽。想起白内衣和红绣领,跟从你到鹄城一游。既然见了桓叔这贵人,还有什么值得去忧愁。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水底的白石更显晶莹。当我听说将有机密令,总也不敢告诉别人。
【赏析】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桓叔好施德,颇得民心,势力逐渐强大,“晋国之众归焉”。七年后,晋大臣潘父杀死了晋昭侯,欲迎立桓叔。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作者是一位参与者,他身处桓叔的队伍当中,桓叔能否成功,对他也有不小的影响。他还是一位旁观者,处于事件之外的人总是看不了那么真切,处于事件中心的人却又看不清自己,处于事件边缘的作者便有了这次旁观的机会。
晋国的政局和形势,就像激扬的河水一样,曲折而动荡,每个人想到这里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有些人没找到,有些人找到了。我们的旁观者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就是那位白衣衫红衣领的贤者,就是桓叔,就跟随他来激浊扬清、稳定局势吧!
全诗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当桓叔想入晋都时,晋人发兵进攻桓叔。桓叔抵挡不住,最终不得不退回曲沃,潘父被杀。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年后,桓叔的孙子完成了其祖父未竟的事业,是为晋武公。
【拓展】
《诗经》中的《扬之水》不止一篇,择另一篇如下:
扬之水,不流束薪。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
《庄暴见孟子》文言文知识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语: 王语(yù)暴以好乐(动词,告诉)。 2、庶几(shùjī):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差不多)。 3、他
-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作品赏析【注释】:崦:崦嵫,见《山海经》:“鸟鼠同穴山西南曰崦嵫,下有虞泉,日所入处。”【简析】:诗人
-
梦见亲戚借钱,得此梦,事业稳固之意,多为贵人相助,彼此财运可得提升之征兆,求财之人,切莫有任意妄断之事,顺其自然生活可有改善。
-
1、诸葛亮《出师表》谈到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自己的处世思想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诸葛亮《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
脑筋急转弯题目:就算架把刀在你脖子上,你也不会紧紧握住它的手,它是什么? 脑筋急转弯解析:仙人掌是出了名的浑身带刺,不管是什么人,都不会很乐意紧紧地握住它的手。 脑
-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作者:毛泽东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
①吴武陵,信州人。元和初,擢进士第。淮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郑平邀之,将待以宾友,武陵不答。 ②长庆初,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①,表武陵主盐北边。易直以不职,薄其遇。会表置和籴
-
高考语文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
-
齐之鸾,字瑞卿,桐城人①。正德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 十一年冬,帝将置肆于京城西偏。之鸾上言:“近闻有花酒铺之设,或云车驾将临幸,或云朝廷收其息。陛下贵为天
-
【后继有人解释】有后来的人继承前人的事业,指有接班人。继:继承。 【后继有人造句】 ①戏校学生的表演十分精彩,看到传统戏剧后继有人,实在让人高兴。 ②体校的小同学在乒乓球比赛中打出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