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大观楼长联》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1 21:19:31阅读:562

大观楼长联①

孙髯

名句: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导读】

孙髯(约1711—1773),字髯翁,号颐庵,原籍陕西三原,后随父迁居昆明。布衣。清代诗人。年轻时参加童试,考官下令搜查考生“夹带”。孙怒曰:“以盗贼待士也,吾不能受辱”,便“掉头去,从此不复与考”。著有《金沙诗草》、《永言堂文集》等,但大部散佚。其作品以本联最负盛名。

孙髯翁的长联大约写于公元1765年,当时官场腐败,民不聊生,诗人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在写景的同时触景生情,抨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规律,埋有清王朝也必然如此的伏笔。他把帝王们的“伟烈丰功”看做是“苍烟落照”里的“断碣残碑”。在当时来讲,这是一种明显的叛逆思想,具有“犯上”的嫌疑,必然为当权者及其帮凶所不容。由于髯翁长联已广为流传,深得人心,他们又不敢公然撤销这副著名的长联,于是就有人用篡改字句的办法,仿照孙髯翁的格式,另外又写了两副大观楼长联出来,企图通过改变其思想内涵,替代原有的长联,为封建统治者所用。但改来改去,总是弄巧成拙,造成不少笑话,反而扩大了髯翁长联的影响。现在昆明大观楼前所挂的长联,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云贵总督岑毓英重修大观楼后,命云南近代白族书法家赵藩以工笔楷书书写,刊刻后制成的。

【原诗】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②,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③,西翥灵仪④,北走蜿蜒⑤,南翔缟素⑥。高人韵士⑦,何妨选胜登临⑧。趁蟹屿螺洲⑨,梳裹就风鬟雾鬓⑩,更天苇地○1,点缀些翠羽丹霞○12,莫孤负○13:四围香稻,万顷晴沙○14,九夏芙蓉○15,三春杨柳○16。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17,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18,唐标铁柱○19,宋挥玉斧○20,元跨革囊○21。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2,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23,只赢得:几杵疏钟○24,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25。

【注释】

①大观楼:在昆明西南郊滇池草海畔,为中国的名楼之一。②披襟岸帻:解开衣襟,推高头巾。岸:高推;帻:头巾。③东骧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骧:骏马昂首奔驰。神骏:神马。④西翥(zhù)灵仪:指昆明西面的碧鸡山。翥:飞。灵仪:凤凰。⑤北走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又称长虫山)。蜿蜒:蛇前行状。⑥南翔缟素:指滇池南面晋宁的白鹤山。缟素:白色的丝织物。⑦高人:清高的人。韵士:诗人。⑧胜:优美的山水或古迹。⑨蟹屿螺洲:如蟹形、螺状的小岛、小沙洲。⑩风鬟雾鬓:女子蓬松秀美的鬓发,这里指滇池沿岸的杨柳飘曳拂动。○1 天苇地:形容滇池水面浮萍连着芦苇,远远看去仿佛与天相接。:一种水生隐花植物,飘浮水面,俗称浮萍。○12翠羽:翠鸟的羽毛,这里指代美丽的水鸟。丹霞:红色的晚霞。○13孤负:同“辜负”。○14晴沙:阳光映照下的白沙。○15九夏:夏季有三个月共九十天,故称九夏。芙蓉:莲花。○16三春:春天的三个月称孟春、仲春、季春,合称三春。○17凌虚:飞升到太空,指想象力达到很广的范围。虚:天空,太空。○18汉习楼船:指汉武帝在长安修昆明池,治楼船,习水战,准备征伐昆明一事。○19唐标铁柱:唐景龙元年(707),唐御史唐九征在洱海地区击败吐蕃,在波州(一说“彼州”,今云南祥云县,一说云南漾濞县)立铁柱以纪功。○20宋挥玉斧:《续资治通鉴·宋纪》:太祖乾德三年(965),“(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玉斧:文房器物。○21元跨革囊:《元史·世祖本纪》:岁癸丑(1253)冬十月,“过大渡河,又经行山谷二千余里,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十二月丙辰,军薄大理城。”革囊:皮筏。○2“珠帘”二句:王勃《滕王阁诗》有:“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23苍烟:苍茫的雾霭。落照:落日的余晖。○24几杵:几声。杵:撞钟的木槌。○25一枕清霜:一觉醒来满地寒霜。

【译诗】

五百里阔的滇池水似乎一下奔涌到眼前,

远望水连天的景致高兴得把衣巾敞开来。

看东边的金马山好像奔驰着神奇的骏马,

西边碧鸡山上的凤凰鸟展翅飞上了云天。

北面的蛇山似千里长蛇在地上匍匐爬行,

南面的白鹤山犹如一缎白绸飘飞在天边。

天下那些清高风雅登临览胜的文人骚客,

何不如选择胜地来到这座有名的楼堂前。

登上如同蟹形螺状风光旖旎的小岛沙洲,

欣赏岛上风吹雾罩般垂柳花树千姿百态。

还有浮萍芦苇成片远看去仿佛与天相连,

翠色的水鸟在晚霞中上下翻飞点缀其间。

千万莫辜负了这四围的香稻万顷的晴沙,

夏天的芙蓉还有春天的柳枝在随风摇摆。

数千年的往事涌上了心头使人浮想联翩,

举起酒杯登上高楼叹古代英雄如今谁在?

想汉武帝修造楼船操练好水军准备入滇,

唐九征远征云南乘胜把纪功铁柱树起来。

宋太祖曾挥起玉斧把云南划出了疆域外,

忽必烈率大军乘皮囊渡江把大理国取代。

这些伟大显赫的功勋和辉煌灿烂的业绩,

简直费尽无穷的心思和精力真使人感慨。

尽管帝王基业如豪华宫殿一时兴旺繁华,

但禁不住似暮雨朝云般政治风云的嬗变。

那为宣扬帝王功德的石碑也已断残模糊,

早已渐渐融入了残阳斜照下的重重暮霭。

如今仅落得几许稀疏的钟声寥落的渔火,

两行南飞的秋雁还有满目的清霜入梦来。

【赏析】

《大观楼长联》长一百八十字,历来为人称道,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其上联描写滇池风光,字里行间充溢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下联纵论古今,写事抒怀,对封建帝王的文治武功进行了无情的嘲笑,从客观上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上联突出一个“喜”字,喜溢四方,绘出了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接着写大观楼四面东西北南的景观。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里,慨叹:不要辜负了美好的胜景。作者通过写景抒情赞美滇池风光,那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重在一个“叹”字上下功夫。作者乘兴看够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立即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千古的英雄豪杰们,都随滚滚的历史长河悄然地流去了,留给我们的只是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江岸边点点的渔家灯火,天上南飞的两行秋雁,还有那宿在山林间文人雅士醒后的一身清霜,这怎能不令人为之感叹!

整联景情交融,叙议结合,首尾贯注,气势磅礴,读来令人神思飞扬,回味无穷。写景则意境壮美,场面开阔。有远景、有近景,有动态、有静态,有实写、有虚写;抒情则格调苍凉,辞深意切,有凭吊、有缅怀、有赞叹、有惋惜,有嘲讽、有不平。并首创融诗词、骈文、散句于一炉的对联创作手法,综合使用叙事、写景、咏史、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因此,这是一副对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首优美的极具文采和表现力的诗。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梦见退学

    梦见退学,五行主金,得此梦,乃性格固执之人,难以听从他人劝告,因金钱之事引来纷扰者,多有不安之感,或近期身处险境之中多有逃避之想法,秋天梦之吉利,冬天梦之不吉利。

  • 梦见掉头发有什么寓意?

    梦有甜蜜的,有恐怖的,有悲伤的,有兴奋的,有刺激的,有迷离的,有奇怪的,有似曾相识的,有抵触反感的,有梦幻美好的。

  • 文言文《童趣》译文及赏析

    文言文《童趣》译文及赏析   童趣  清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

  •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资料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资料   一、与众不同的判断句是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B、"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全诗赏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品赏析[内容评析]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

  • 关于“洛阳纸贵”的研究

    “洛阳纸贵”这句成语,按约定俗成的见解,是用于赞誉他人文章之佳、流传之广,语见《晋书·文苑传》,典由左思作《三都赋》引出。据传晋代左思花了十年工夫,遍访吴、蜀、魏三都,搜罗事迹、披

  • 读孟尝君传

    读孟尝君传 作者: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⑥之,而卒赖⑦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②。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③,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④,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

  • 韩愈《原毁》翻译赏析及阅读答案

    原 毁 韩 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 绛侯周勃世家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绛侯周勃世家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共20分,1-4题每题各5分,第5题8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

  • 文言文《后汉书·李通列传》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后汉书·李通列传》练习题及答案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