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苏幕遮·草》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祖籍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因宣城原叫宛陵,所以人们叫他梅宛陵。他靠先辈庇荫而做官,官至尚书部员外郎。他以诗名世,主张诗词服务于社会,而不应如“西昆体”那样凄婉晦涩、没有实质内容。他倡导朴实的文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宋代诗风的转变,很受陆游等人的支持。其文被辑为《宛陵集》。
苏幕遮·草
【原文】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 ① ,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释】
①窣地春袍:青色的长袍,其长及地。
【译文】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黯,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鉴赏】
本词写草。词人通过对一个少年刚做官时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神态的描写,隐隐透露出他后来对官场的厌倦和失望。
上片写少年初为官宦时的神采飞扬。前四句写芳草。起首两句描写大堤上碧草苍翠可人。“乱碧”两句总写全景,同时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后面三句写这个人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以官服与草色的相同、相近来突出这个少年的英俊潇洒。
下片写少年为官以后的思绪。前两句由李白《菩萨蛮》中“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的诗句化出,透露出词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故人的思念。“落尽梨花”,以春色的渐渐远去暗写自己官场的失意。结尾两句写晚春景象,尽现忧伤落寞的情怀。
本词色彩绚丽,形象鲜活,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虽是写草,但全篇不着一个“草”字,而是用侧面衬托的手法达到写作的目的,可谓生花妙笔。
-
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清清旧帏屏。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忒楞楞的纸条儿鸣。枕头儿上孤零,被窝儿里寂静。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
-
《郑子家告赵宣子》文言文鉴赏 《郑子家告赵宣子》讲的是郑晋外交斗争的一个回合。郑国处于晋楚两强之间,对于近邻的晋国要侍奉,可对于远一些的楚国也要朝拜,这还未计尚须
-
文言文复习的几点反思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学科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阅读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语文考查内容。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文学和文体常识,文言词语解释,重要语句
-
新教传教士在华早期活动研究的回顾 吴义雄 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宗教史上,都是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按照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可以将从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
-
百年来中国的伊斯兰教研究 高占福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发展、扎根,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早期海外穆斯林信奉的外来宗教,到被中国10个穆斯林民族所接受信仰,其间经
-
“何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何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并为郡吏,至大司空掾,事何武。武高其志节,举能治剧①,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徙颍川太守,代陵阳严诩。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吏为师友,有过辄闭
-
采莲曲 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诗歌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
-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作品赏析【注解】: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拜为博士。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
-
佟客 董生,徐州人,好击剑,每慷慨自负。偶于途中遇一客,跨蹇①同行。与之语,谈吐豪迈;诘其姓字,云辽阳佟姓;问何往,曰:“余出门二十年,适自海外归耳,”董曰:“君遨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