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韦庄·古离别》注释与赏析
韦庄·古离别①
晴烟漠漠柳毵毵②,不那③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④云外⑤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
①古离别: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②毵毵(sān):形容枝条细长披垂。
③不那:不要那样。
④玉鞭:华贵的马鞭。
⑤云外:即言遥远的江南。
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诗。不同的是,诗人并没有像一般的诗人那样把离别的场景描绘得一片黯淡,而是实写春色的美丽。薄薄的青烟,青青的杨柳,明媚的阳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亲人为诗人饯行,离别之际,亲人依依不舍,甚是难过。而诗人酒已半酣,劝慰对方不要那样难过。然后他转过头去,马鞭指处,望着远方的白云,想着千里之外的江南,突然鼻子一酸,自己反倒难过起来了。这里诗人用“酒半酣”来描写自己的状态,然后一切都在这种状态下来展开、来生发。因为半醉不醉,诗人醉意渐萌,眼中春景自然也是无限美好。因为半醉不醉,诗人豪气遂生,方能说出“不那”来劝慰亲人。因为半醉不醉,情绪勉强控制,一旦转过头去,遥望远方,情绪失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纵观全诗,只这“不那”两字最为精妙,这个非常口语化的字眼,把诗人那半醉不醉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或有将此两字作无奈解,甚以为不可。
只此两字,换任何一字代替,都会令诗意尽失。美丽的春光配上浓浓的离愁,反差如此强烈。诗人正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来牵起离情别绪的强烈。而诗人前后情绪的变化,更反映出两人之间浓浓的深情。诗歌最后,诗人虚写江南春景,以虚代实,含蓄婉转,浅而不露,余味无穷。这就是评论家们所谓的“厚”(就是有深度)。再如常建的《送宇文六》:“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李嘉祐的《夜宴南陵留别》:“雪满庭前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结尾都采用虚写,言已尽,而意无穷。令人玩味不尽。
-
梦见柿饼,五行主土,得此梦,聪慧伶俐之人,善于笼络人心,财帛丰厚,凡事应明察秋毫,不可与他人间过于纠合,夏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在外求财者得此梦,往西南求财,事业有小人作祟,往东北求财,财运良好
-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迁右将军。是时,王莽为大司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听莽退,众庶归望于喜。喜从
-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年十余岁,诣同县乐隐受学。后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招随卒业。值京都乱,苗、隐见害,招与隐门生史路等共殡敛隐尸,送丧还归。道遇寇钞,路等皆散走。贼欲斫
-
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打开关闭许许多多的门,房间的门,外出的门,办公室的门,和校园或者公司的大门,车门、院门等等,“门”代表了一种有选择的允许和禁止,能够进入一扇门代表着被许可的身份,被禁止代表着被阻碍的权
-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入为御史。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建
-
【落落大方解释】形容人的举止自然,不拘束呆板,也不装腔作势。 【落落大方造句】 ①这姑娘虽然是从农村来的,但言谈举止都很有分寸,落落大方。 ②那女孩一上台就落落大方地向大家鞠了个躬,然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是时,学者方溺于雕篆之文,相高以词华。先生独有志于传道,与其同里周希孟者为友,气古行高,以天下之重为己任。闻者始皆笑之,先生不为动,躬行
-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 导语: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中包括了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及鸿门宴三篇重要文言文,三篇文章的学习,对于我们积累文言文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很
-
高考文言文的误区解析 文言文是高考三大阅读考查之一,为高考必考内容。之所以年年考,是因为它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的灿烂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蕴含着需要我
-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