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选一)》描写西湖美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选一)①
水光潋滟晴方好②,山色空蒙雨亦奇③。
欲把西湖比西子④,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①湖:指杭州西湖。原作共两首,这是第二首。
②潋(lian)滟(yan):水光闪动貌。方:正好。
③空蒙:雨雾迷茫貌。
④西子:即西施,春秋末年越国有名的美女。
【评析】
此诗是熙宁六年(1073)正月,苏轼与杭州太守陈襄同游西湖时所作。据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九载,“熙宁六年癸丑……正月二十一日,病后,陈襄约往城外寻春。有饷官法酒(按官府法定规格酿造的酒)者;约陈襄移厨湖上。初晴复雨,山色空蒙,并记以诗。”记述较为详细。又据同题第一首中“朝曦迎客宴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句,可知这一天是朝晴暮雨,作者在湖上宴游终日,既为美酒所醉,也被这西湖美景深深地陶醉了。
这首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西湖的水光山色,来表现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春到西湖,风和日丽,湖面上碧波荡漾,万点波光,晴日的西湖是如此风光明媚,景色宜人;而当蒙蒙细雨飘落下来时,湖上烟波浩渺,有如轻纱笼罩,远山群峰在雨雾中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又别有一番迷人的情韵。这两句一句写晴,一句写雨,晴则“方好”,雨则“亦奇”。在诗人的眼中,无论什么时候,西湖都永远是那么美丽、那么奇妙多姿、恰到好处,让人不能不为之倾倒,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这两句诗不假辞藻、不事雕琢,用清新的语言,描绘出令人心旷神怡的西湖胜景,表现了作者对西湖景色的独到领略和深情赞美,在古往今来描写西湖的诗句中,确实独具特色。清人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中说:“多少西湖诗被二语扫尽,何处着一毫脂粉颜色!”便是指的这一点。
接下来,作者没有对西湖景色作进一步的描写,而是遗貌取神,用一个绝妙的比喻,写出了对西湖之美的独特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苏轼看来,西湖之美,正如西施。像西施那样倾国倾城的美女,无论是浓施粉黛,还是淡扫蛾眉,甚至只是粗服乱头,都显得楚楚动人,绰约多姿;而西湖无论在风和日丽的晴天,还是在山色空蒙的雨天,也总是那么妩媚可爱,显示出她无尽的美的魅力,这不是和西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吗?更重要的是,西湖和西子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所以能变化出无限丰富、无限生动的外在的形态美;她们的无施不美,正是由她们内在的美的本质决定的。在这一点上,她们更是惊人地相同!作者在这个比喻中,准确地抓住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西湖之美作了最生动而又最深刻、最新鲜而又最贴切的描写,从而使这两句诗成为歌咏西湖的千秋绝唱。
作者是怎样产生这种联想的呢?这个比喻,是作者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还是出于千锤百炼的精心构思呢?有人说,西湖和西子,字面上同有一个“西”字,又同在越地、同属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这可能是作者产生联想的因子;也有人说:作者由“水光潋滟”想到妇女浓艳的打扮,又由“山色空蒙”想到淡雅的妆束,因而由“晴方好”、“雨亦奇”的西湖,想到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凡此种种,说法不一,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得到确切的答案了。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者在杭州生活的几年里,对西湖产生了深深的感情,西湖的美景不止一次地打动了他的心,给了他巨大的精神上的慰藉和美的享受。他热爱西湖,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在目接神遇、静观默察之间,他对西湖之美有了独特的发现和深刻的理解,所以当发为歌诗、诉诸文字之时,他才能准确地把握景物的形象特征、揭示其内在的精神特质,他才能神思独运、想象出这样空灵贴切的绝妙的比喻。假如没有长期的生活观察和感情体验作基础,他是不可能在即兴挥毫之际,这样完美、这样传神地概括西湖之美,写下如此出神入化的文字的。
王文诰曾指出:“公凡西湖诗,皆加意出色,变尽方法,然皆在《钱塘集》中。”(《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后简称《苏诗编注集成》,卷九)我们今天翻阅苏轼的山水诗,也确实可以发现,他在通判杭州期间写的西湖诗,突出地显示了他非凡的艺术才华。而在他的西湖诸作中,《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二)又是十分杰出的一篇。千百年来,吟咏西湖的诗词不可胜数,但却没有哪一首能够超过东坡此诗。宋人陈善说:“东坡酷爱西湖,尝作诗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识者谓此两句,已道尽西湖好处……要识西子,但看西湖;要识西湖,但看此诗。”(《东坡诗话录》卷上引《扪虱新语》)宋人武衍在《正月二日泛舟湖上》一诗中说:“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清人王文诰更认为“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诗编注集成》卷九)对这首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今天看来,这些都并不是溢美之辞。
苏轼自己写成此诗之后,对其中的“西湖——西子”之比也非常喜爱,在以后的诗作中经常引用。如“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次韵刘景文登介亭》),“只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次韵答马忠玉》)等。近人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说:“后二句遂成为西湖定评”,果然,如今“西子湖”竟成为西湖的别名,永远地流传人间了。
-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公元795—800)。"说"是"谈
-
商代是继夏代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
-
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残忍凶悖,跋扈强
-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梦想旧山
-
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翻译技巧 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对于考试,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文
-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延嘉,颇读书,不愿仕,州上其行,赐号嵩山处士。旨进保定军司法参军,上书转运使钟离瑾,愿朴一县尉,捕剧贼以自效。瑾壮其请,为奏徙安平尉,前后捕盗二百余人。尝
-
七子之歌文言文翻译 导语:写作这组诗篇的时候,正值闻一多在美国纽约艺术学院留学期间。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七子之歌文言文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七子之歌文言文翻
-
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 文言文断句和我们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而语感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所以我们除了平常多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课内外文言文来阅读外,还需掌握一
-
梦见海边是什么意思梦见海边,是一定收获的象征。www.zgjm.net梦见你在海边散步,心情愉快,表示你最近的身体状况很好,精力充沛,正是努力工作或发奋读书的好时刻,也是提升自己的好机会。梦见在海边散
-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荡,按图记以求名迹。则芜没者十之七矣。访于众僧,咸曰[1]:“其始闢者皆畸人也[2]。庸者继之,或摽田宅以便其私[3],不则苦幽寂去而之他[4],故蹊径可寻者希。”[5]过华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