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文·摸鱼儿·艮岳》诗词选鉴赏
姚云文
摸鱼儿·艮岳
渺人间、蓬瀛何许,一朝飞入梁苑。辋川梯洞层瑰出,带取鬼愁龙怨。穷游宴,谈笑里,金风吹折桃花扇。翠华天远。怅莎沼粘萤,锦屏烟合,草露泣苍藓。
东华梦,好在牙樯琱辇。画图历历曾见。落红万点孤臣泪,斜目牛羊春晚。摩双眼,看尘世,鳌宫又报鲸波浅。吟鞘拍断。便乞与娲皇,化成精卫,填不尽遗憾。
上片通过对艮岳昔日的灿烂辉煌和今日的荒寂冷清两种景象的鲜明对比,揭示封建帝王为图个人安逸享乐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开头二句,即着力描摹这座豪华园囿的不凡气势。“蓬瀛”,即蓬莱和瀛洲,相传是神仙居住的海上奇山。“梁苑”,西汉梁孝王修筑的东苑,故址在河南开封东南。一个“渺”字劈空而来,以俯瞰视角极状其雄伟壮观;继之又以“飞来”二字极摹其突兀耸拔的气势,笔力沉雄,动静相谐。以下“辋川”二句,极言艮岳之瑰丽繁富。“辋川”,即辋谷水,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梯洞层瑰”,指阶梯状排列的宫室等建筑如层层美玉堆垒,整齐漂亮。这些人间的宫室令鬼神见了愁、蛟龙见了怨,都惜自己的居处远逊于其辉煌精美,赞叹其结构的复杂巧妙和景致的丰富多变。“穷游宴”三字,是对徽宗奢华无度生活的精辟概括,其蕴含的丰富内涵,无法用文字表述。接着笔锋陡转,以“谈笑里”开头,用调侃的声口揭示帝王生活带来的内忧外患。“金风”,秋风。“桃花扇”,指美女所持的绘有桃花的扇子,“翠华天远”!“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羽妆饰的旗帜或车盖,这里代指徽宗、钦宗。“天远”,指徽宗、钦宗被金兵掳执北去。此句直截了当地指出徽宗修建艮岳、自酿恶果的结局,颇有胆识,亦有深刻的批判意义。接着三句,以一个“怅”字为基调,发抒作者对眼前破败凋零景象的感慨:可叹原来的太液池已无清波,长着一丛丛莎草,落满了被污泥粘住的萤火虫,曾是画屏一样叠翠堆绣的假山烟气缭绕,遮蔽了残石断岩,露珠像是荒草泣出的泪滴,点缀在青绿的苔藓上。所有的景物,都在诉说着兴亡的历史。借景抒情,真切感人。
下片咏怀,表达作者对北宋王朝灭亡悲剧的反思,寄寓家国之思。换头三句借往日所观之图画,表达对昔时风流岁月的追忆和留恋。“东华梦”,指眷恋宋朝之梦,盖北宋宫城东门曰东华门。“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琱辇”,玉饰的车子。“落红”二句,谓满地的落花,就像是孤臣孽子的眼泪;夕阳黯淡,春意阑珊,风吹草低见牛羊。此处以景寓情,以景之无情衬托人之多情,同时也流露出物是人非的凄凉意味。“摩双眼”三句,由吊古转到伤今。“鳌宫”,指禁中宫殿。因宫殿陛石刻有巨鳌,故称。“鲸波浅”,海水变浅,谓沧桑巨变。“吟鞘拍断”更是唱出一代臣民复国无望的苦闷和憾恨。“吟鞘”,指好剑。作者把自己比为吟啸的宝剑,悲叹只能在鞘中任人拍断,而不能施展抱负,为国出力。结拍三句,更是以不可遏抑的笔势,使无穷的遗恨绵绵流出。“娲皇”,即上古三皇之一的女娲,结尾悲愤苍凉,低徊无限,感人至深。
-
司马朗的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
-
宋高宗 赵构(1107~1187年在世,1127~1130、1130~1163年两次在位),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钦宗赵桓弟。15岁封为康王,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攻陷宋都汴京(今河
-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 法
-
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
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途径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文学习不仅对于外国人来讲是一大热潮,同时对我国公民来讲,中文学习也越来越重要;高中阶段对于语文知
-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怀古诗。题中的汴河,唐人习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当年
-
庆童,字明德。早以勋臣子孙受知仁庙,授大宗正府掌判,以宽厚为政,辽人德之。至正十年,迁平章,行省江浙。明年,盗起汝、颍,已而蔓延于江浙。庆 童分遣僚佐往督师旅,曾不逾时,以次克复。
-
语义说明:比喻主动向人求教。 使用类别:用在「虚心请教」的表述上。 移樽就教造句:01今天时候不早了,改日我一定移樽就教。 02想要做好学问,移樽就教的工夫必不可少。 03像王教授这样知名的学者还肯移
-
《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作品赏析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