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维维:山鬼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0 22:12:01阅读:969

作者: 邵迎武

天黑的时候

她骑着那头彩色的豹子

回到山里

信已经发出

周围还是那些

潦潦草草的树

她梳理着风的头发

弹拨出一阵流水声

星星从草叶上滚落

远处的风筝

渐渐化成一小片雾气

还有吊床

轻轻摇动着

用她长长的睫毛

把心事刺绣在手绢上

直到夜色渐深

她梦见山的那边

一座蜡笔画出的城市

维维

“山鬼”非鬼,乃当代农村姑娘之谓也。

今日的中国,已不复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大国。城市的迅速发展给农村注入了现代化的血液:电影、电视、报纸、书刊等大众传播工具正迅速将大量的外界信息传播到广大农村,使得长期囿于古老、封闭的生活方式中的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不再象他们的先辈那样,坚执地固守着脚下的那一小块土地,而是贪婪地呼吸着现代城市文明的新空气,渴望着一种新的生活。

作者笔下的“山鬼”便是如此。

这个骑着“彩色的豹子”(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摩托车、自行车之类)的“山鬼”,人虽然“回到山里”,但“心事”仍牵缠着“山的那边”。“周围还是那些潦潦草草的树”一句,则表明“山鬼”对生存现状的某种潜在的不满。于是,她把“心事刺绣在手绢上”,并在梦中又一次回到了那座“蜡笔画出的城市”。

用意象化虚为实,揭示出“这一个”“山鬼”特有的心理状态,是此诗艺术上的妙处。“梳理风的头发”,“星星从草叶上滚落”,这些带有超现实色彩的意象,暗示出作者某种超现实的诗意遐想。又如,作者抓住“化作一小片雾气”的“远处的风筝”这一意象所具有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特性,以此暗示“山鬼”对“山的那边”的朦胧向往,而“吊床”这一意象所具有的相对静止又极不稳定的性质,又显然与情窦初开的少女那种充满青春的骚动与不安的心境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举凡这些,都说明作者对西方意象派诗歌技巧的借鉴与自觉运用。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荆轲刺秦王》原文意思翻译及赏析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

  • 红楼梦诗词鉴赏(七)

    薛宝钗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诗词鉴赏】

  • 《江城子·别徐州》苏轼词翻译赏析:天涯流落思无穷!

    江城子·别徐州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 春纵,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

  • 怎样可以让自己心仪的女交警注意到自己?

    怎样可以让自己心仪的女交警注意到自己? 答案:在她面前故意违章

  • “李吉甫,字弘宪,世为赵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吉甫,字弘宪,世为赵人。贞元初,为太常博士,年尚少,明练典故。昭德皇后崩,自天宝后中宫虚,恤礼废缺。吉甫草具其仪,德宗称善。李泌、窦参器其才,厚遇之。陆贽疑有党,出为明州长史。贽

  • 掌握文言文实词的方法

    掌握文言文实词的方法   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考试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一些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度上打折扣,不妨自己动手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一下。首先,

  • “刘几,字伯寿,生而豪俊”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刘)几,字伯寿,生而豪俊,长折节读书,第进士。从范仲淹辟,通判邠州。邠地卤,民病远汲,几浚渠引水注城中。役兴,客曰:“自郭汾阳城①此州,苟外水可引,何待今日?无为虚费劳人也!&rdquo

  • 旁若无人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形容说话举动毫无顾忌。 使用类别:用在「毫无畏忌」的表述上。 旁若无人造句: 01、门一打开就看他走了进来,昂首阔步,旁若无人。 02、纵然取笑声不断,她仍然挺着腰杆

  • 木兰诗文言文归纳

    木兰诗文言文归纳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木兰诗文言文归纳  一、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

  • 文言文翻译《塞翁失马》

    文言文翻译《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