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南园饮罢留宿》鉴赏
园僻青春深, 衣寒积雨阕。
中宵酒力散, 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 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 未应比明洁。
---司马光
鲜于子骏,名侁;范尧夫,名纯仁,乃范仲淹次子;尧夫弟彝叟,名纯礼,为范仲淹三子。三人与司马光皆有交谊。玩味末两句之意,这首五言古诗当写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的时期。
一个春日的晚上,诗人与鲜于子骏、范氏兄弟聚饮南园,饮罢便留宿在那儿。夜半酒醒,写下这首诗,次日早晨(诘朝)呈送给子骏等三人。
开首两句写节候。青春,春季。时当初春,诗人却觉得春深,乃因置身僻园之故。连绵春雨方停,觉得身上衣有些难以抵挡这料峭春寒。
中间四句写夜半酒醒。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群动,指宇宙间的一切声响。在这雨后添寒的夜晚,诗人与好友相聚,痛饮一番后,不觉得酩酊大醉。夜半酒力发散,方才清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只见满窗皓月正与自己卧处相对,好不晃眼。沉醉中醒来,再难成寐,于是便游目旁观,侧耳远听,但见万象寂然,群动俱歇。
有心事的人往往如此: 狂欢的时候,可以把一切都抛在脑后,然而一旦孤身独处,尤其是寂寂长夜难以成眠的时候,心头就不免要一阵阵地泛起涟漪了,现时诗人便正处于此种心境中。可以设想,他大概是想起了朝廷中那场关于变法的纷争。当初,他想,自己在神宗面前与王安石争得好激烈,还给王安石写过两封信进行劝阻,可是他不听,皇帝也支持他,新法终于推行了……我如此喋喋不休,难道是为了自己?还不是为了社稷、为了君上吗?司马光当然不以为王安石新法有进步意义,而他本人也确实认为自己是出于一片忠心的,因此最末两句便道:“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未应,一作“未足”,当为“未足”。南朝诗人鲍照《代白头吟》有句曰:“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便以“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以后还有盛唐诗人王昌龄,他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来自喻光明澄澈的品德,然而诗人这里说: 我只怀疑“玉壶冰”这个比喻,还不足以用来比拟自己的明洁的品性和操守。这最末两句的点睛之笔,表白了诗人的心迹,也向朋友们流露了压抑于内心的一缕淡淡的委曲之情。
此诗虽然寄慨很深,却出之以淡笔,由景而情,缓缓道来,语言显豁,不事藻饰,因而读来不觉抑塞而仍有一种清新之感。这是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
文言文《范宗尹传》阅读理解 范宗尹传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
-
语义说明:比喻身处危境而不自知,毫无警惕之心。 使用类别:用在「不知危险」的表述上。 燕雀处堂造句:01面对外患将至,统治者却依然如燕雀处堂,不知危机四伏,实在可悲。 02公司上下全都沉浸在燕雀处堂的
-
《王修传》文言文赏析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2题。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
文言文《左传》复习要点 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要点(5) 《左传》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
-
【欺上瞒下解释】对上欺骗,对下隐瞒。 【欺上瞒下造句】 ①张主任欺上瞒下,以权谋私,群众意见很大。 ②这次群众不再选他当人大代表,是因为他欺上瞒下,不能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 ③
-
渡者之言文言文翻译 渡者之言文章作者周容,记叙了作者前往蛟川县城的路程中,船夫向作者进言,告诫作者“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的故事,阐述了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看看
-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锋黯无
-
数叠小山亭馆静,落花红雨园林。画楼风月想重临。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苔墙藓井夜沈沈。无聊成独坐,有恨即沾襟。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