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枫桥夜泊》原文、注释与赏析
张继·枫桥夜泊
张继(约756年前后在世),襄州人。天宝十二年进士。宝应元年政府军收复长安、洛阳,从此弃笔从戎。大历末年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有诗集《张祠部诗集》流传后世。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1.枫桥:在今苏州阊门外。2.江枫:水边枫树。3.渔火:渔船上的灯火。4.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5.姑苏:苏州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6.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得名。7.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串译】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天空好像笼着一层薄薄的秋霜,水边枫树伴着,渔火点点,只剩下我独自对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悠扬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赏读提示】一个秋天的夜晚,泊舟苏州城外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深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前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最具神韵的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诵读的节奏动型为低沉型,应以一“愁”字统起,在“愁”字中融进“静”“空”“远”“谧”“深”等概念,注意意境和氛围的培养和创造,句式、声音、节奏均须合于基调的安排,尤其是结句“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到客船”三字,要分别拉长、拖住,继续伸展下去,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钟声由远及近传送过来的声脉上延续,因为钟声并非只是专为传到“客船”的,传到“客船”后,并未歇止,还在继续向远方伸展着,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在人的听觉里。能表现出这种伸展式的弱控制能力,是一种高难度技巧,会将诗的意境、美感、味道及诗外之韵推向极致。
【推荐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文言文《子革对灵王》鉴赏解析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昭公十二年》,讲的是子革对灵王想扩张领土而进行的劝阻谏辞。楚灵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子革却顺着他,三问三答,
-
坦腹东床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语言形式。以下是坦腹东床的文言文翻译,一起来欣赏吧。 坦腹东床文言文翻译 原文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
-
贤士隐居者文言文阅读理解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
-
《周宅丰、镐,近戎》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
-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有异政。遭父丧,三年不入内寝,事母尽孝。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栗之策令天下赎罪者
-
师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师说 作者:韩愈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
-
齐宣王见颜斶 作者:刘向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1斶亦曰:“王前1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rs
-
王充读书文言文翻译注释 文言文 王充,汉之博学者也。少孤,乡里称孝。后至京师,受业太学,师班彪。充好学不死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百
-
作者: 李景华 是中年人重温的友情呢, 还是垂暮者 "> 巢谷传文言文的翻译
巢谷传文言文的翻译 巢谷传是苏辙所写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