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游褒禅山记》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7 20:55:07阅读:495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1021年1 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说”是 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议论、说明、描写, 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二)指出通假字

  1. 长乐王回深父。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于是余有叹焉。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四)指出下面语句中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有泉侧出。

  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7.而其见愈奇。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9.火尚足以明也。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3.往往有得。

  (五)一词多义:

  实词

  道

  有碑仆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何可胜道也哉

  策之不以其道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过饰非

  观

  古人之观与天地、山川....

  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

  虚词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吴广以为然

  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良乃入,具告沛公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其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六)指出句式特征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3)然力足以至焉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此余之所得也

  (8)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9)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10)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七)固定句式积累

  (1)其孰能讥之乎?

  (2)何可胜道也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说”是 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议论、说明、描写, 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二)指出通假字

  1.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常】古义:不平常。今义: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有叹焉。【于是】古义:“于”,介词,在;“是”,代词。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 今义:表另提一事。

  (四)指出下面语句中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名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4.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7.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1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3.往往有得。(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

  (五)一词多义:

  1、实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观

  古人之观与天地、山川......(欣赏)

  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2、虚词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曰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 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六)指出句式特征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省略句,省略“于”)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省略句,省略“于”)

  (3).然力足以至焉 (省略句)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省略句,省略宾语) :

  (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7 ).此余之所得也 (判断句)

  (8)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9).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倒装句,介宾后置)

  (10)古人之观于天 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倒装句,状语后置)

  (七)固定句式积累

  (1).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精卫填海文言文解析

    精卫填海文言文解析   精卫填海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那大家会怎么解析精卫填海这篇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精卫填海文言文解析,欢迎阅读。  原文:  又北

  • 孟子见梁襄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孟子见梁襄王孟子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39; “吾对曰:’定于一。l

  • 《师说》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师说》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 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属)  2、 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  二、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 高适《听张立本女吟》赏析: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注释: ⑴张立本女:《全唐诗》载:“草场官张立本女,少未读书,忽自吟诗,立本随口录之。

  • 中考文言文重点考点《曹刿论战》

    中考文言文重点考点《曹刿论战》   一、按原文填空  庄公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他肯定了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 垂涎三尺造句七则

    一、 语义说明:形容非常贪馋。 使用说明:用在「贪吃嘴馋」的表述上。 垂涎三尺造句:01只要听到「万峦猪脚」,就会让人垂涎三尺。 02他垂涎三尺地说:「老婆!牛肉燉好了没?」 03大花猫天天盯着鱼缸里

  • 《百家姓·霍》文言文历史来源

    《百家姓·霍》文言文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霍」源出 ;  出自姬姓,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广韵》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初年,文王第六子叔处,受封于霍国(在

  • 婢音哀辞(清)方苞

    婢音[1],仆王兴所生也。 九岁入侍吾母,洒扫浣濯如成人。稍长,于女事无不能[2]。奉事八年,未尝以微失致呵诘。其群居,未尝笑嘻、妄出一语。余蒙难,家人御吾母北上[3]。音随吾妹日夕相扶持。或以事暂离

  • 宋人掘井文言文翻译

    宋人掘井文言文翻译   导语:文言文翻译是指将文言文、古诗词等古代语言翻译成现代常用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宋人掘井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人掘井  宋之

  • “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与《桃花源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以百姓为甲兵 原文 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rdqu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