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
初二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
去宥①
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於已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遂辞而行。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於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於取少主,何益?不以善为之悫,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之老也,形与智皆衰邪?
荆威王②学书于沈尹华,昭嫠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③佐制者,为昭嫠谓威王曰:国人皆曰: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④不得进,令昭嫠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夫激矢则远,激水则旱⑤,激主则悖,悖则无君子矣。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度。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卷十六)·先识览第四》)
[注]①宥:通囿,局限。去宥:去掉人的局限,去掉人认识事物的障碍,去掉人的主观偏见。②荆威王,即楚威王。古时楚地亦称荆。③中谢:官名,亦作中射,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④文学之士:精通古代文献典籍的`人。⑤旱:通悍,勇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谢,细人也 细:仔细
B.将奋於说 奋:用力,尽力
C.以为奸人除路 除:清除,打通
D.殊不见人 殊:极,根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王因藏怒以待之 以其无礼于晋
B.文学之士不得进 吾得兄事之
C.人皆在焉 善莫大焉
D.其皆甚有所宥邪 其皆出于此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所宥表现的一组是( )
①王因藏怒以待之 ②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③王不说,因疏沈尹华 ④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 ⑤邻者若比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⑥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姑果担心秦惠王亲近谢子,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就在惠王面前诋毁谢子,说谢子只是东方善于辩论的人,是来取悦秦惠王的。
B.那个中谢一句话就让楚威王疏远了沈尹华,让楚威王这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使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嫠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
C.齐人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真可谓利令智昏,这也从反面揭示了去宥的必要性。
D.文中秦惠王、楚威王、邻人、齐人都是认识有局限的人,因他们内心产生了主观偏见,认知闭塞,所以容易做出不智的行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4分)
(2)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3分)
(3)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3分)
-
书如皋二烈士事 朱柏庐 如皋顾子仲光言:同邑有二烈士,其一缪君鼎台,死于乙酉者也;其一许君元博,又逾年而死者也。 鼎台居乡曲,以勇闻,世亦莫之用。清兵南下,鼎台纠召乡勇御之,身先
-
梦惑:昨天夜里,梦见我独自一人去了一片荒地中,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堆坟墓,我心中非常害怕,但是我还要硬着头皮走,因为我认为走过这片荒地我就能到学校,我急着去上学。
-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风[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
-
一、处暑谚语 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鄂)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皖、鲁、鄂等)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东北)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东北) 处暑一声雷,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作品赏析此首记倚楼望归舟,极尽惆怅之情。起两句,记午睡起倚楼。“过颈两句,寓情于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可见凝望之入、凝恨之深。眼前
-
《三槐堂铭》翻译及赏析 《三槐堂铭》文中记述了三槐王氏祖先的事迹,正是一门忠义,百世流芳,历经千百年之后,他们忠厚仁恕的浩然正气依然令人神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
-
猿说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
-
“瓜田李下”一词源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 出处 南宋·郭茂傅《君子行》:“君子防未
-
钱瑛字可大的文言文翻译 《钱瑛字可大》一文表达了什么内容,先让我们一起学习下这篇文言文的翻译吧。 钱瑛字可大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钱瑛,字可大,吉水人。生八月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全文翻译赏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赏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出自北宋词人贺铸写的一首词《青玉案·横塘路》 青玉案·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