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司马季主论卜》译文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2 21:03:07阅读:122

《司马季主论卜》译文及赏析

  《司马季主论卜》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都是从前胡作非为恶性发展的结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司马季主论卜》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司马季主论卜》

  作者: 刘基

  东陵侯既废(1),过司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2)。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仆窃有疑,愿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3)。”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4);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5),枯草也;龟(6),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7)?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8),昔日之琼蕤玉树也(9);露蛬风蝉(10),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燐萤火,昔日之金釭华烛也(11);秋荼春荠(12),昔日之象白驼峰也(13);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14)。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15);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16)。群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注释】

  (1)东陵侯:指召平。秦朝时为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瓜的味道很美,称为东陵瓜。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废:指秦亡后失侯爵。

  (2)閟(bì):闭塞。

  (3)卒:尽力。

  (4)天道何亲,惟德之亲:《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5)蓍(shī):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用其茎来占卜。

  (6)龟:古代取龟的腹甲用来占卜。

  (7)昔者:指为官之日。下句“今日”指被废之日。

  (8)荒榛:指灌木丛生。断梗:草木的断枝。

  (9)琼蕤(ruí)玉树:指美好的花草树木。琼:美玉。蕤: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

  (10)蛬(qióng):同“蛩”,蟋蟀。

  (11)釭:灯。

  (12)象白驼峰:大象的脂肪和骆驼背上的肉峰,都是名贵食品。

  (13)齐纨:山东出产的白色细绢。

  (14)华:花。

  (15)浚谷:深谷。

  【译文】

  东陵侯被废弃以后,往司马季主那儿去占卜。

  季主说:“您要占卜什么事呢?”东陵侯说:“躺卧时间长了就想起来,闭门独居久了就想出去,胸中积闷久了就想打喷嚏。我听说:积聚过多就要宣泄,烦郁之极就要开畅,闷热太甚就会起风,堵塞过分就会流通。有一冬就有一春,没有只屈而不伸的;有一起就有一伏,没有只去不来的。我私下有所怀疑,希望得到你的指教。”季主说:“既然这样,那么您已经明白了,又何必要占卜呢?”东陵侯说:“我未能深入理解其中的高深微妙,希望先生能指点究竟。”

  季主于是说道:“唉!天道和什么人亲?只和有德的人亲。鬼神怎么会灵?靠着人相信才灵。蓍草不过是枯草,龟甲不过是枯骨,都是物。人比物灵敏聪明,为什么不听从自己,却听命于物呢?而且,您为什么不想一下过去呢?有过去就必然有今天。所以,现在的碎瓦坏墙,就是过去的歌楼舞馆;现在的`荒棘断梗,就是过去的琼花玉树;现在在风露中哀鸣的蟋蟀和蝉,就是过去的凤笙龙笛;现在的鬼火萤光,就是过去的金灯华烛;现在秋天的苦菜,春天的荠菜,就是过去的象脂驼峰;现在红的枫叶,白的荻草,就是过去的蜀产美锦,齐制细绢。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不算过分;过去有过的现在没有了,也不能算不足。所以从白昼到黑夜,盛开的花朵凋谢了;从秋天到春天,凋萎的植物又发出新芽。激流旋湍下面,必定有深潭;高峻的山丘下面,必定有深谷。这些道理您也已经知道了,何必还要占卜呢?”

  【赏析】

  这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诗),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都是从前胡作非为恶性发展的结果。

  全文纯系对话,一气呵成,可分三层。第一层是东陵侯就司马季主问卜,并述问卜之由。第二层是司马季主回答不必问卜,只要问自己就行了。第三层讲“昔”与“今”是因果相承的关系。

  东陵侯在秦亡后沦为布衣,种瓜为生,东陵瓜闻名遐迩。可是这位老人也不甘寂寞,“久卧思起”,对自己的处境——终老牖下是否妥贴表示怀疑了。司马季主这位神卜先生,却不吹嘘自己的卜术何等灵验,首先来一通自我否定:鬼神因人而灵;蓍是枯草,龟是枯骨,人,才是灵于物的。强调“德”的作用,尤其是强调人的作用,在当时来讲是比较先进的思想,暗示了鬼神、天命、君上、卜筮皆不足信,不足恃,即“自断此生休问天”之意,这是刘基的进步思想,但这也是和儒家的人定胜天、民贵君轻等思想一脉相承的。

  对话多用比喻,警辟生动,颇具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光彩。如:“蓄极则泄,閟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含有物极必反之意。又如:“天道何亲?唯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

  “人灵于物者也。”肯定人为万物之灵。又如“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反映了事物的对立面。这些格言式的、精采的比喻,如珠玉生辉,接踵而至。一经拈出,就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样,成为人民的习用成语,流传至今。

  在现代看来,这篇对话也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声警钟。一个国家,如果领导者不能居安思危,见微知著,转眼之间,歌楼舞馆必将变成碎瓦颓垣,琼蕤玉树,必将变成荒榛断梗,一切美好的东西,必将迅速,不可收拾。到那时求神拜佛,求签问卜,都无济于事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张可久《凤栖梧 客吴江》全诗赏析

      钓雪亭空人老矣。短笛春风,来往鱼童喜。白石叽头青镜里。一篙香暖桐花水。波面白虹收不起。两两沙鸥,逐逐残凉尾。都羡酒边鲈脍美。

    • 卢挚《鹊桥仙 浙省李参政燕予杭之白塔寺,南庑乐》全诗赏析

      ,遂醺然而归。翌日,载酒西湖,春宴已伺於舟中矣。大参公谓邓不可无江山画图,楼台烟雨。满意云间金缕。饶他苏小更风流,便怎似、贞元旧谱。西湖载酒,薰南清暑。弭棹芙蓉多处。醉扶红袖听新声,莫惊起

    • 《孙承宗传》原文及翻译

      《孙承宗传》原文及翻译 出处:《明史》 孙承宗,高阳人。貌奇伟,须髯戟张。与人言,声殷墙壁。始为县学生授经边郡。往来飞狐、拒马间,直走白登,又从纥干、清波故道南下。喜从材官老兵究问险要

    • 晏殊《浣溪沙》全诗赏析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沉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 苏轼《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阮郎归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 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 《韩信忍辱》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韩信忍辱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①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

    • 王安石《孟子》全诗赏析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 《满庭芳》苏轼词翻译赏析: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满庭芳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佘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 祭公谏征犬戎

      祭公谏征犬戎 作者:左丘明 出自《国语》中的《周语上》。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

    • 《燕歌行》高适诗赏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