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诫子书》原文及欣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2 21:03:01阅读:803

《诫子书》原文及欣赏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诫子书》原文及欣赏,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诫子书》原文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翻译/译文

  一、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二、高尚君子的行为,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三、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要从宁静中修养身心,用简朴的行动来培养品德。不节俭,无从确立自己的志向;不宁静,难以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努力学习;没有刻苦的学习,就不能得到广博的才智;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学到要学的知识。沉溺散漫,就不能激励精神;轻佻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否则年龄随时间流逝,意志伴同光阴消失,终于一事无成,只落得既不能继承前人又不能有益后世的结局。到那时,在狭小的天地里悲伤、叹息,又有什么用呢?

  《诫子书》注释

  (1)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4)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5)淡泊(澹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

  (6)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7)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8)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9)广才:增长才干。

  (10)成:达成,成就。

  (11)淫慢:放纵,懈怠。

  (12)励精:尽心;专心。

  (13)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14)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15)与:跟随。

  (16)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17)日:时间。

  (18)去:消逝,逝去。

  (19)遂:于是,就。

  (20)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21)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22)穷庐:破房子。

  (23)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赏析/鉴赏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道德修养

  其实,中国自古至今,从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等哲学家、教育家,到诸葛亮及近现代的每一位伟人,均首先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高,不养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行,则难以胜任社会的需要,更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第一,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自己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错误,缺点泛滥。

  第二、要俭朴节约。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知道“锄禾”的道理,而如果不善于俭朴节约,或者因为一时高兴而忘记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会陷入不应有的错误境地。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

  衰亡,都是因为没有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再理朝治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的惨状。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

  第三,清心寡欲才能志向坚定。每个人并非生就即成为伟人、圣人,孔老夫子一生都是不得志的,虽有鸿鹄之志,然而,却没有能够亲自去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不能改变历史进程。然而,他的儒家思想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中国人民居然产生了二千多年的深远影响。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设想由自己来改变历史,由自己的努力来控制谁、操纵谁。唯有清心寡欲,方能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不忘自己应当树立和已经树立的抱负和目标,孜孜以求之,哪怕奋斗终生亦未取得成功,起码说明我们已经付出了努力,并非三心二意,也未朝令夕改,我们是有信仰的,是愿意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作者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请君入瓮造句九则

    一、 语义说明:比喻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 使用类别:用在「害人害己」的表述上。 请君入瓮造句:01我看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来个请君入瓮之计了。 02上回我结婚被你老兄给闹惨了,今天天道循环

  • 周杰伦家的鸽子藏在什么地方?

    脑筋急转弯题目:周杰伦家的鸽子藏在什么地方? 脑筋急转弯解析:周杰伦有一首歌叫做《屋顶》,歌词中有提到“在屋顶唱lt;藏gt;着你的歌lt;鸽gt;”。 脑筋急转弯答案:屋顶

  • 方苞《廌青山人诗序》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廌青山人诗序方苞苞童时,侍先君子与钱饮光、杜于皇诸先生,以诗相唱和,慕其铿锵,欲窃效焉。先君子戒曰:“毋以为也!是虽小道,然其本于性质,别于遭遇,而达以学诵者,非尽志以终世,不能企其成,及其成也,则高

  • “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祸在一时之天下,则一时之罪人,卢杞是也;祸及一代,则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祸及万世,则万世之罪人,自生民以来,惟桑维翰当之。 刘知远

  • 什么东西和你一样却没有重量? 答案:你的影子

    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东西和你一样却没有重量? 脑筋能急转弯解析:长得和你相差不大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它是无重量可言的。 脑筋急转弯答案:你的影子

  • 《诗经·小雅·采薇》理解性默写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 诗歌赏析: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赏析: 湟水源出青海,东流入甘肃与黄河汇合。湟水流域及与黄河合流的一带地方称ldquo

  • “高进之,沛国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士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

  • 为什么一只公狗在沙漠里面会莫名死亡?

    为什么一只公狗在沙漠里面会莫名死亡? 答案:因为没有电线杆和大树

  • 《三国演义》创作方法新释

    《三国演义》创作方法新释 王海洋 一 作为“古今争天下之一大奇局”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长期以来以其历史史实与传奇故事相结合的方式独展其特有艺术魅力,深受历代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