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高一文言文《师说》原文和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2 21:02:35阅读:725

高一文言文《师说》原文和翻译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高一文言文《师说》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人们)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反而)放弃(不学),我未能看出那种人(是)明白(事理)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 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那个(人)同那个(人)(指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他)不受(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所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 这

  • 描写夏天的古诗集锦鉴赏

    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集锦鉴赏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 方苞《游雁荡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游雁荡记 清·方苞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

  • 鸡犬不宁|鸡犬不宁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成语】鸡犬不宁 【释义】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军队挠民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鸡飞狗走、鸡狗不宁 【相反词

  • 为什么说青椒和四季豆是亲家? 答案:因为他们亲(青)上加亲(青)

    脑筋急转弯题目:为什么说青椒和四季豆是亲家? 脑筋急转弯解析:首先从颜色上看,青椒与四季豆均为青色,当青椒炒四季都时,色泽上便青上加青,谐音“亲上加亲”,为“亲家r

  • 刘敏中《黑漆弩》:吾庐恰近江鸥住

    吾庐恰近江鸥祝 更几个、好事农父。 对青山、枕上诗成, 一阵沙头风雨。 酒旗只隔横塘, 自过小桥沽去。 尽疏狂、不怕人嫌, 是我生平喜处。 作者简

  •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全诗出处作者及赏析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出自东汉诗人张先的《千秋岁》 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 四言诗: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四言诗 作者:毛泽东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送君延安,快如之何!

  • 梦到被野兽追会有什么预兆

    梦见被野兽追,得此梦,桃花运多,情感之事,有得他人相助之际遇,事业可改善之意,凡事应听从他人劝告,不可有鲁莽行事之想法。如做此梦,切莫因小事与他人间大打出手,相处多有不顺之事。冬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

  • 朱元璋为何会越长越丑?

    世上流传两种朱元璋的画像,一正一异,或曰一美一丑。 左为明太祖朱元璋老年真容 左边的画像,堂堂之貌,颇有帝王威仪,许多人却不信,说是画工美化了的。俗话说,我信你个邪,可人们偏偏就爱“信邪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