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赵普传文言文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2 21:02:32阅读:560

赵普传文言文原文翻译

  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那么,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赵普传文言文原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赵普传文言文原文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赵普传文言文翻译

  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周世宗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军事 判官。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 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说:“我已经约了晋王了。”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太祖趁机和赵普策划攻打太原。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当初,太祖地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但学问很少,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到第二天处理政事的时候,处理决断很快,如流水一般。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赵普)曾经上奏推荐某人去做某官,太祖没有采用。赵普过了一天又重新上奏推荐,(太祖)还是没有采用。再过一天,赵普又用此人上奏,太祖大怒,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下来拾走它们回去了。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方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有一次,有个官按照律法应该升迁,但是太祖平时讨厌他,不同意升官。普坚持为他辩护,太祖发怒,说:“朕就是不给他升官,你又能怎么样?”普说:“刑罚是为了惩处坏人,奖赏是为了奖励功臣,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惯例。再说刑罚和奖赏是为了天下,而不是为了陛下,陛下怎么能以自己的喜欢厌恶来决定?”太祖怒火冲冲,站了起来,普也站了起来。太祖走进宫里(不理普了),普不能入宫,坚持站在宫门外,过了很久,太祖终于同意。

  注释

  1、习:熟悉。

  2、寡:少。

  3、学术:学问。

  4、及:等到。

  5、太祖:指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6、以:拿。

  7、为:做,担任。

  8、释:放下。

  9、私第:私人的住宅。

  10、第,府第,大的住宅。

  11、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

  12、阖:关闭。

  13、启:打开。

  14、竟日:整天。

  15、及:到。

  16、临政:处理政务。

  17、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

  18、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19、既:已经。

  20、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做“薨”。

  21、发:打开。

  22、性深沉:性情沉着。

  23、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

  24、虽多忌克:虽然对人嫉妒刻薄。虽,虽然。 忌克,也作“忌刻”。

  25、而:转折连词,但是。

  26、以……为:把……当作。

  27、龊龌循默:拘谨顾小节。

  28、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29、尝:曾经。

  30、荐 :推荐,介绍。

  31、为:担任。

  32、明日:第二天。

  33、复:又,再。

  34、颜色:脸色。

  35、而:表顺承关系,然后。

  36、之:代“奏牍 ”。

  37、补缀:修补连结。

  38、乃:才。

  39、悟:明白

  40、为:做。

  41、卒:终于。

  42、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43、拾:捡起归:放下

  44、迁:官员升职

  45、俞允:答应,多用于君主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论语》《孟子》阅读答案对比翻译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 ①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②子曰:“众恶之,必察之;众好之,必

    • 杜甫《绝句》全诗赏析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作品赏析赵次公谓江边踏青,乃成都事,盖因前诗有“草见踏青心”句也。按:是年西山有吐蕃之警,故云旌旗、鼓角。依赵氏编在宝应元年春成都诗内。江边踏

    • 兵家始祖姜子牙:文韬武略 安邦立国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生卒年不详。姜太公的先祖曾封于吕,故以吕为氏,又称“吕尚”。此外,在先秦文献中还称他为“太公望”、“吕望”、“吕牙”、“

    • 文言文《钱塘湖春行》原文

      文言文《钱塘湖春行》原文   《钱塘湖春行》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钱塘湖

    • 《贾诩传》“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贾诩有良、平之奇。 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

    • 苏轼《闻洮西捷报》全诗赏析

      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牧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放?一作皆。?春容。

    • 逆水行舟造句七则

      【逆水行舟解释】逆着水流行船。比喻前进起来有困难,要克服重重阻力。也比喻不进则退。逆:跟“顺”相反。 【逆水行舟造句】 ①学习知识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要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 ②

    • 王猛论·(清)侯方域

      唐荆川曰[2]:“王猛者,苻坚之谋臣也[3]。”此可谓得猛之著矣。猛处天下分崩之时,其志未尝不在中原,及其不得已而见用于异国,犹惓惓不能忘晋[4],盖识大义者也。呜呼!三代而下[5],乱世之臣识大义者

    • 卢挚《蝶恋花 鄱江舟夜,有怀余千诸士,兼寄熊东》全诗赏析

      越水含秋光似镜。泛我扁舟,照我纶巾影。野鹤闲云知此兴。无人说与沙鸥剩回首天涯江路永。远树孤村,数点青山暝。梦过煮茶岩下听。

    • 《苟变食人二鸡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苟变食人二鸡子 于思言苟变于卫侯②曰:"其才可将五百乘③."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④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