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先是,州郡上供或不以时进,立岁终稽考法,及是,主计臣有喜为督促者,乞不待岁终先期行之。画命已下,师点矍然曰:“此策若行,上下逼迫,民不聊生。”或谓:“令已出矣。”师点曰:“事有为天下病,惟恨更之不速。”即追寝其议。十四年,除知枢密院事。师点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蜀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士之贤者,俾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师点尝谓诸子曰:“吾平生仕宦,皆任其升沉。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得疾薨,年六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施师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B.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C.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D.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经,一般指的是《诗》《书》《礼》《乐》《周易》《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
B.旧称遭父丧为“丁内艰”,古人分亲属为内亲外戚,父系为内、母系为外,故名。
C.正旦即农历正月初一,又称正日,古时这天朝廷会举行百官朝贺天子的礼仪活动。
D.枢密院为官署名,主管军事机密、边防等,与掌管政务的中书省并称“二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施师点敏学早慧,才华出众。年纪尚小他就已通晓六经、能写文章,在太学读书时,考试总得优等,后得到高宏和陈康伯的器重。
B.施师点立场坚定,据理力争。在金廷上,面对司仪的无礼要求,他义正辞严、拒不让位,捍卫了朝廷的尊严,得到金人的敬重。
C.施师点心系黎民,行事果断。他担心提前实施年终考核法会使百姓陷入困境,尽管执行的命令已发出,他还是立即将其追回。
D.施师点为国储才,简拔贤能。因蜀地远离朝廷,有才学的贤者很难有机会表现自己,他便让他们上书自荐,以备授官时选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不敢复以为请。
(2)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
参考答案
10.(3分)D
11.(3分)B
12.(3分)D
13.(10分)
(1)在朝的人互相看着很吃惊,知道他有所坚守,(他们)不敢再用这个理由要求他(让出位置)。
(2)人的困顿通达各有命数,不在于取巧图谋,只有忠和孝是我们要做的。
参考译文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他十岁就精通《六经》,十二岁就能写文章。施师点成年后游学太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很朴实,有古代学者的遗风。不久,施师点被授予学职,以上舍身份被选派到朝廷对话,皇上调他任复州教授,未等上任,遭母丧。乾道元年(1165),因陈康伯的推荐,皇上召施师点问话,他说:“历年屡下诏抚恤百姓,而皇上的恩泽并未深入到百姓中间。陛下悲痛思虑,唯恐一人失所;派人到各郡县搜求,唯恐财赋不集中。请不要被每天所降诏书所迷惑,朝廷所施的恩泽并不深入广泛。百姓既困于几倍于往常的捐税输纳,又困于朝廷恩泽的不深入广泛,又加上年成不好,屋里的存贮将空,租税不能如期交纳,以致积少成多,百姓往往逃避负担。今天祭祀明堂赦免囚犯,户等从四等以下,拖欠自四年以前的租税,希望朝廷也全部予以免除。”皇上说:“不是你,我听不到这些话。”并诏令有关部门遵从这些意见。
施师点假借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出使金。施师点到金廷致辞,金国大臣排列的顺次已定,相仪者以亲王将到为由,令施师点退位,施师点屹立不动。相仪者请了四次,施师点庄严地说:“站立顺序已定,还要做什么?”不肯稍稍移动,在朝廷上的人互相看看,深感惊愕,知道他有操守,不敢再以此请。乾道九年(1173),施师点出使回朝,有人把这件事告诉皇上,皇上对此称赞不已。等到后来金使正月初一来到南宋朝廷祝贺时,问馆伴:“施师点现居何官?”馆伴宇文价从列队站立的人中指出施师点给他看,金使恍然大悟地说:“一看见正直的人,就感到眼前一亮。”
当初,州郡上供钱物有不按时呈进的,于是朝廷建立了年终稽查考核法。到这时,主管财政的大臣有乐意为督促的人,乞求不等到年终提前考核。书面命令已经下发,施师点惊惶地说:“这种政策如果推行,上下逼迫,民不聊生。”有人说“:命令已经颁布了。”施师点说“:所做之事将成为天下的危害,只恨不能迅速加以更改。”于是立即追去扣住不发这个命令。枢密周必大举手称赞施师点说“:天下百姓不受此令危害,是你所恩赐的。”
十四年,他拜官知枢密院事。施师点诚恳地访求人才,并记下放在夹袋里,认为蜀离朝廷远,人才难以发现,于是对蜀士人中之贤者,让他们各自呈上他们所了解的人,按其才华品行、文学才能排列顺序,每当朝廷有空缺,必定列出他们的名字上报。施师点曾对他的儿子说“:我平生做官,都听其自然升降,当初未曾在心中留意,不由意依附权贵,这只有君主知道,于是被提为显贵。人能否在官场上顺利或遭挫折这自有命份,不在于巧思图谋,只有对皇上忠孝才是我的事。”绍熙三年(1192),施师点生病死去,终年六十岁。皇上赠他金紫光禄大夫之职。
-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年代: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
-
云南,滇国也。汉武帝时始置益州郡。蜀汉置云南郡。隋置昆州,唐仍之。后为南诏蒙氏所据,改鄯阐府。历郑、赵、杨三氏,至大理段氏,以高智升领鄯阐牧,遂世其地。元初,置鄯阐万户府。既
-
诣阙上书理马援 【汉】朱勃① 臣闻王德圣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备于众。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礼葬田横,大臣旷然,咸不自疑。夫大将在外,谗言在内,微过辄记,大功不计,诚为国之所
-
黄祖舜,福州福清人。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权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徙吏部员外郎,出通判泉州。将行,言:“抱道怀德
-
衰疾渐侵,行须扶杖,南归尚未可期。久居秦晋[1],日用不过君平百钱[2],皆取办囊橐[3],未尝求人。过江而南,费须五倍,舟车所历,来往六千。求人则丧己,不说则不达,以此徘徊,未果。 华令迟君谋为朱子
-
梦见别人吃面,得此梦,往西南求财之人,事业有所提升之机遇,求财者如往正北行走,事业中多受他人牵绊,因公事在外出差者,应谨防小人,凡事不可冲动。如做此梦,得此梦有与他人间争吵之事,相处有不宁之意,郁结于
-
诗中有风字的古诗名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
-
梦见两只小鸟,得此梦,乃是辛金之象征,财运旺盛,求财者与他人间以诚相待,用心相处,事业多有好运之迹象。如做此梦,性格顽劣,小人颇多,与他人间纷扰多者,更有不利之事,此乃不吉之兆。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
-
语义说明:形容性情倔强,固执己见。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固执专断」的表述上。 刚愎自用造句:01想不到他如此刚愎自用,怎么劝都没用。 02当主管的切忌刚愎自用,才能察纳雅言。 03对一个刚愎自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