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意思翻译】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 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 历史。代谢:更替。
【意思2】
代谢:更迭;交替。往来:日月轮回,比喻时间流失。
此联的意思是:人世间的事物有新的替代旧的,日月的轮 回返复,构成了时间的流失。后用来说明新事物必然要替代旧事 物,时间的流失永远会成为过去。意思是人应尊重事物发展的规 律,只有顺应自然,最后才能心安理得。
【赏析】 人间世事,总是有盛有衰,此谢彼起; 时间不断地来来往往,就将古今串连了起来。岘,读做现。岘山: 在今湖北襄阳县南方。原诗是一首哀悼诗,作者因感叹世事兴衰,人事替换,在抚今追昔之馀,不由怆然泪下。
【用法例释】
一、用以说明古往今来 人或事物的兴衰交替构成了历史。 [例]“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 波。”这是自然现象。社会历史,亦复 如此:“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老烈《人事三题》)
二、用以形容人事 更迭,古今变异。[例]香港经过三年 又八个月的日本人的占领,早已人口 剧减,百业凋零,一片破坏的景象。如 今虽由英国人重新接收,而战争残破 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我这次重来, 别的感慨且不说,首先便有“人事有代 谢,往来成古今”之感。(刘逸生《学 海苦航》)
【全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释】①岘山:又名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南。晋羊祜镇守荆襄,曾登岘山,置酒吟 咏。一次,谓同游者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 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见《晋书》本传)②胜迹:羊祜殁,其部属在羊祜游赏处, 建庙立碑,留下供后人凭吊游览之名胜古迹。③鱼梁:一种捕鱼设置。用石土横截水 流,留缺口,以笱承之,鱼随水流入笱中,不得复出。《诗经·邶风·谷风》:“毋逝我梁, 毋发我笱。”此指庞德公所居之鱼梁洲。④梦泽:即云梦泽。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注③。⑤羊公碑:羊祜卒,因政绩卓著,南州人为之罢市巷哭。见其碑而祭祀者,无不 流涕。故杜预命名为堕泪碑。
【全诗鉴赏】
古代文人往往会在怀才不遇、失意苦闷时吊古伤今,发抒感慨,唐朝的孟浩然即是如此。这首诗,写诗人登临岘山(一称岘首山),看到西晋名将羊祜的碑还昭目于世,不禁伤怀起来,想到四百年前的羊祜能名垂千秋,而自己仍为一“布衣”,无所作为,死后亦会落个湮没无闻,只得对天长叹。
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饮酒咏诗,曾对同游人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及祜卒,襄阳百姓因其政绩赫赫,敬之若神,便建碑立庙,见者堕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诗人联系起自己的身世,与之相比,觉得霄壤有别,自然就望碑流涕了。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说世间人事兴衰不断变化,物换星移形成了古今,道明了一个平凡的真理,颇具哲理性。昨天的现实,是今天的历史,而今天的现实,又是正在走向明天的历史,时光的流逝就这样于“往来”中永无休止。有的人虽然作古了,却为后代记着,有的人尽管健在,但只是徒具形骸,“百岁后”将被遗忘。要得荣古显今,那就要干出一番事业,张扬声名,否则平平凡凡,虚度了一生。诗人正是有感于此,才作了如此哲理的思考,隐藏着深沉的“伤悲”。他终生隐沦未仕曾漫游于吴越,后赴长安谋官不得,归故乡终老,因此心情抑郁,为功名无望而怨怼。实际上,这里的两句哲理诗,凝聚着他切身的体验。
次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是说江山留有各种名胜古迹,后辈之人又可来到这些地方观览。前一句承“古”字,后一句承“今”字,笔端挟有伤感,可以说是首联两句诗哲理的情化。往古的功成名遂者与江山同在,当今的自己“恨无知音赏”(《夏日南亭怀辛大》),命运不达,只怕无有声名留后,这就是他登临岘山的心境。
三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是说水落之后,渔梁洲才显露出来,天寒更令人感到云梦泽的深远,这是一片冷寂的景象,而他的心事像呈露水面的渔梁洲似地清晰,又如无际的云梦泽般地浩瀚,表明他对仕途并不淡泊,所以也就不矫饰真情。这无疑是他“往来成古今”哲理认识的外泄。昼夜交替,寒暑更迭,岁月在不停地流失,而自己政治上不得意,以隐居来获得心灵上的暂时慰藉,又有谁知道他的心事呢!他瞻古瞩今,倒不因本人环境的闲适而自赏其孤芳幽独,更不由此自恃有超乎尘俗的高情逸致。诗人作此诗时,正值寒冬,牵情触绪,思之悠远,出语凄苦,也就不足为怪了。
末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是说羊公碑至今屹立在岘山,读完碑文不觉泪湿衣襟,这是诗人作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两句哲理诗的思想基础与感情基础。“尚”,包含着复杂的内容,羊祜生死共荣,名贯古今,而自己呢,不堪言说,怎得不潸然泪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成了千古名句,闪耀着哲理的光辉,耐人细嚼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