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原文、翻译及赏析_薛昭蕴古诗词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标签: 宋词三百首 写雨 女子《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注释
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
整鬟:梳理发鬟。
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浦:水滨。
愁煞(shà):愁极了。棹(zhào)船郎:撑船人,即船夫。
帆尽:船已远去,不见帆影。以“帆”借代船。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鉴赏
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的这首《浣溪沙》却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
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三句“整鬟飘袖野风香”还给读者留下了这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过片“不语含嚬深浦里”承上启下。“不语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嚬”,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这里并没有有些注家所讲的要“放船自适”、“临流往返”的意思。“煞”是表示极甚之辞,不过“愁煞”在这里是“为难了”、“难坏了”的意思,愁的分量是很轻很轻的。词的最后一句,拓开一层讲:“燕归帆尽水茫茫。”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至此,方点明了怀人的主题,暗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也解开了上文一个又一个的悬念,结束了全词。最后一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这样以一个饶有余味的画面结尾,既合水乡秋景,又关人物心情,景情俱佳。
-
出自魏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 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
-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①见临洮②。 昔日长城战,咸③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 ①黯黯
-
成语发音: 「jiē fāng lín j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街坊:邻居。指邻居人家。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
-
成语发音: 「yǐ dé fú ré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
-
原文赏析: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谁家最
-
眼前时果漫堆盘。莫是又贪酸。因何近来销减,微褪脸霞丹。还只为,枕衾闲。泪痕斑。我能医疗,一服收功,只霎时间。
-
香火因缘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香火因缘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香火因缘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元-刘秉忠十日狂风才是定,满园桃李纷纷。黄蜂粉蝶莫生嗔。海棠贪睡著,留得一枝春。便是徐熙相对染,丹青不到天真。雨余红色愈精神。夜眠清早起,应有惜花人。形式: 词词牌: 临江仙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
-
唐-李晔飘飘且在三峰下,秋风往往堪沾洒。肠断忆仙宫,朦胧烟雾中。思梦时时睡,不语长如醉。早晚是归期,苍穹知不知。形式: 词词牌: 菩萨蛮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5)首李晔(唐)成就
-
张益州画像记文言文阅读 张益州①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万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