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闻雁原文、翻译及赏析_黄仲则古诗词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标签: 咏物 写景 写鸟 忧愁《客中闻雁》译文
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
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雁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
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大雁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
我也和大雁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
《客中闻雁》注释
物华:自然景物。
和:相伴。
杵:捣衣声。
稻粱:稻和粱,谷物的总称。这里是比喻衣食生计。
星鬓:花白的头发。
《客中闻雁》赏析
黄仲则是清代乾隆年间诗人,三十五岁去世,是短命的多才诗人。黄仲则一生贫病交迫,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了生计,二十岁开始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漂泊,三十五岁时病死在山西运城。黄仲则短短的三十四年生命,充满悲哀和困顿,却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七言律诗《客中闻雁》,就是黄仲则在漂泊途中所写,在他乡听到大雁的叫声,而感叹自己的身世。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物华,自然景物。诗虽然写于漂泊,写于秋天,开始的景物却是明磊的。只是这明亮马上转为萧瑟的寂寞。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古人在远游思念家乡的时候,往往会登高望远。而大雁秋天南飞,也往往勾起游子对家乡的思念。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雁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和,相伴。杵,捣衣声。绝漠,边远沙漠之地。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管乐器。听到大雁的叫声,知道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开始制作冬天的衣服。大雁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稻梁,比喻衣食生计。星鬓,发白的头发。我也和大雁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也大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客中闻雁》虽然是诗人黄仲则年少时写的作品,但是却没有少年意气风发的气度,而是充满老气横秋的惆怅。
-
【不成体统解释】形容说话、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 【不成体统造句】 ①走进室内,只见满地是玻璃器皿的碎片,书柜被打翻了,一片狼藉,不成体统。 ②在众多客人面
-
出自唐代慧净的《与英才言聚赋得升天行》 驭风过阆苑,控鹤下瀛洲。欲采三芝秀,先从千仞游。驾凤吟虚管,乘槎泛浅流。颓龄一已驻,方验大椿秋。
-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夜飞鹊·河桥送人处》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
若得一官半职,改换家门,可不好也!我如今往见王安道走一遭去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第一折(冲末扮王安道上,诗云)一叶扁舟系柳梢,酒开新瓮鲊开包。自从江上为渔父,二十年来手不抄
-
出自唐代黄滔的《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 树色川光入暮秋,使车西发不胜愁。璧连标格惊分散,雪课篇章互唱酬。魏阙别当飞羽翼,燕台独且占风流。满园歌管凉宵月,此后相思几上楼。
-
成语发音: 「hǔ ér gu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成语出处: 《史记 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
-
成语发音: 「cǎo mù yú f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成语出处: 明
-
句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郑文宝 jù 句bǎi cǎo qiān huā lù,huá fēng xì yǔ tiān。百草千花路,华风细雨天。
-
呕心沥血李贺字长吉,……为人纤瘦,通眉①,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②,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③者。及暮归,足④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
-
万签插架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万签插架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万签插架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