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原文、翻译及赏析_韩偓古诗词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
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标签: 咏物 写鸟《鹊》译文
偏偏受上天的恩泽,雨露湿润了喜鹊的羽毛,黑白分明的毛色是大家共知的。
高处营建的巢穴靠近着凤凰的栖息处,闲静时上到龙墀处“喳喳”地叫着。
山鹊化为金印的传说预兆着祥瑞气,飞向九天银河做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
不要怪天涯飘泊居无定所,能托身一处便是万年的琼枝。
《鹊》注释
营巢:筑巢。
凤阙:汉代宫阙名。皇宫的美称。
龙墀:皇宫的台阶。
万年枝:年代悠久的大树,喻指唐王朝。
《鹊》简析
“偏承雨露润毛衣”表层意思是鹊经雨承露而羽毛润泽的姿态,暗寓自己受到帝王恩泽。
“黑白分明众所知”写鹊的羽毛有明显的黑白两种颜色,暗喻自己有爱憎分明的品行。
“高处营巢亲凤阙”暗喻自己曾在朝为官。
“飞向银河旧路岐”化用喜鹊为牛郎织女在银河上架桥的传说,表达自己隐居南安、心系朝廷的中心。
“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是说自己如今栖身天涯,迁徙不定,能够托身的只有唐王朝,抒发了诗人去国怀乡之痛和不忘君恩,是非分明的爱国情怀。
-
成语发音: 「yī yè zhī qi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
-
出自唐代皇甫湜的《出世篇》 生当为大丈夫,断羁罗,出泥涂。四散号呶,俶扰无隅。埋之深渊,飘然上浮。骑龙披青云,泛览游八区。经太山,绝大海,一长吁。西摩月镜,东弄日珠。上括天之门,直指帝所居。群仙来迎塞
-
成语发音: 「guò hé chāi qiá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
-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伯夷列传》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
-
阳关曲·中秋月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苏轼 yáng guān qū zhōng qiū yuè 阳关曲·中秋月zhōng qiū zuò běn míng xiǎo qín wáng,r
-
原文翻译注释⑴马嵬(wéi )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⑵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⑶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
-
为罗望子写作命名的人不少。先锋文学、新乡土小说、新城市写作、小县城文学、里下河文学,这些概念都和他有关系,或者说,都可以用来描述他的写作。不过,给作家贴个标签简单定位,向来是比较轻率而有风险的,毕竟写
-
出自唐代阎德隐的《薛王花烛行》 王子仙车下凤台,紫缨金勒驭龙媒。□□□□□□出,环佩锵锵天上来。鳷鹊楼前云半卷,鸳鸯殿上月裴回。玉盘错落银灯照,珠帐玲珑宝扇开。盈盈二八谁家子,红粉新妆胜桃李。从来六行
-
出自唐代李嶷的《读前汉外戚传》 人录尚书事,家临御路傍。凿池通渭水,避暑借明光。印绶妻封邑,轩车子拜郎。宠因宫掖里,势极必先亡。
-
孙思邈原文: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