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原文、翻译及赏析_万俟咏古诗词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标签: 婉约 思归《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译文
春天来临,南楼上的积雪已经化尽。春到来,元宵灯节期间群花也依次绽放。刚下过小雨仍有寒意,独自一人依靠着阑干思绪飘远。
不要总是依靠在栏杆上,因为眺望远方也只能看到那层层叠叠的烟水。汴梁在哪里呢?被黄昏时的云霞与雾气遮住了。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注释
灯期:指元宵灯节期间。
花信:指群花开放的消息。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赏析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是一首由宋代词人万俟咏创作的词,抒写了主人公思归的心情。此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全词语淡情深,清新索雅,一波三折,将客中思归的情怀抒写得娓婉动人。
上片首两句先写客中值上元灯节。“雪尽”则见日暖风和,大地回春。《吕氏春秋。贵信》云:“春之德风,风不信(不如期而至),则其花不盛。”故谓花开时风名花信风。而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又称灯节,为赏灯之期。此“灯期”之花信为“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欧阳修咏小桃诗所云“初见今年第一枝”者是。所谓“惊动”,即言春到南楼,时值元宵,小桃开放,如从睡梦中惊醒。
三、四两句,写倚“南楼”之栏干,承上“灯期花信”而来,词意有所转折。独倚栏干之人,必不游众之中,而这一番寒意,是因为刚下过的一场小雨,还是因为客心悲凉的缘故,亦是断难分辨。
过片“莫把栏干频倚”,翻进一层写归思之切。
所以强言莫倚,是因为倚栏干也只能“—望几重烟水”,重重叠叠的烟水云山遮断了故国的望眼。接下来“何处是京华”,全是望寻之神,说明他欲罢不能。“京华”指京都,即汴京。最后再作否决:“暮云遮”,即还是望而不见。此句似暗用李太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意,既写景兼以寄慨,实有比义。
这首词清雅情深,当为词人的代表作。
-
出自两汉蔡琰的《悲愤诗》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
-
出自唐代李频的《送凤翔范书记》 西京无暑气,夏景似清秋。天府来相辟,高人去自由。江山通蜀国,日月近神州。若共将军语,河兰地未收。
-
作者: 张家顺 王绩月日,博士陈龛至,奉处分借《家礼》(1),并帙封送至(2)
-
这里不长树这里不长树,长不成树?只有乍绿就枯黄的草刚开就凋谢的花很艳,很矮,也很苦一破土就赶紧开花,赶紧吐绿风是勤劳农夫,天天刈割 "> 操之过急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cāo zhī guò j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成语出处: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
-
孙泰轶事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
-
杭世俊喜博文言文注音版《 杭háng世shì俊jùn喜xǐ博bó 》 先xiān生shēng一yī岁suì必bì两liǎng归guī钱qián塘táng 。 归guī后hòu无wú事shì , 或hu
-
鹧鸪天 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苏轼)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鹧鸪天 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苏轼 zhè gū tiān chén gōng mì chū shì ér sù niáng, gē zǐ yù xiāo
-
东楼看雪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李建勋 dōng lóu kàn xuě 东楼看雪yī shàng gāo lóu zuì fù xǐng,rì xī jiāng xuě gèng mín
-
成语发音: 「lài há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诗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