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1:26:11阅读:649

①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

②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馀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扬干①乱法,魏绛②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③谡之未败也,裨将军巴西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及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守,张郃疑其有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亮既诛马谡及将军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亮上疏请自贬三等,汉主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④是时赵云、邓芝兵亦败于箕谷,云敛众固守,故不大伤,云亦坐.贬为镇军将军。亮问邓芝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曰:“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选自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三》)

【注释】①扬干:晋悼公之弟。②魏绛:晋悼公时,担任司马,执掌军法。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张郃绝其汲道( ) ⑵亮进无所据( )

⑶平特见崇显( )⑷云亦坐贬为镇军将军(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君其察之张郃绝其汲道B.以谡为参军而以谡督诸军在前

C.谡之未败也亮大善之 D.何为有赐须十月为冬赐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20.简析第②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21.分析第②段两次描写诸葛亮“流涕”的内心想法。(3分)

参考答案

17.【 答案】(1)截断 (2)没有(没有什么) (3)提高(推崇)(4)因……获罪(犯罪、判罪)

【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这个题目不难,结合词语所在的语境应该可以较为准确的作出判别,但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或者“结合具体语境”意识不强,使词义的准确率大打折扣。

18.【 答案】B

【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首先确定文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再把握所学课本中出现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本所学需要考生平时积累。

19.【 答案】孙武能够制服敌人,在天下取胜的原因,是用法严明;因此晋悼公的弟弟扬干犯法,魏绛就杀了为他驾车的人。现在天下分裂,交战刚刚开始,如果又废弃军法,怎么能够讨伐敌人呢?

【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 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要求字字落实,忠实原文,文从句顺。这个句子应该说也不难,“所以”“者……也”“制胜于天下”“是以”“方”“若”“何用……邪”等7个关键点,除了“何用……邪”略显生疏,其它都是惯常所见。加上“句意正确”,共8个得分点,一个1分,扣完为止。由于学生对“长句”的翻译没有耐心,匆匆落笔,草草了事,得分率并不高。典型错误: “所以”没有翻译;介宾短语后置没有体现;“是以”译为“因为”;“方”解释为“正”;“若复废法”译成“如果恢复了已经废弃的法令”;“何用讨贼邪”译成:还用讨伐敌人吗、为什么要讨伐敌人呢

20.【 答案】蒋琬以历史故事为例痛惜诸葛亮杀马谡之误,(1分)衬托出诸葛亮治军的严明;(1分)使诸葛亮形象鲜明丰满。(1分)(或借蒋琬的担忧烘托诸葛亮的坚定,使诸葛亮形象突出。)

【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写人记事类文章,文中的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侧面烘托的作用,是常用的表现手法,它要求学生有整体观,能分清主次。根据文意,作者是通过蒋琬的痛惜(担忧、质疑、反对)衬托(烘托、侧面描写、反衬)诸葛亮治军严明(坚定),从而使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答题模式:手法+内容+效果。

21.【 答案】 都是痛苦矛盾的心情;(1分)前者主要表达痛失人才的惋惜,对马谡遗孤的歉疚,不听昭烈之言的自责后悔;(1分)后者主要表达虽然舍不得杀,但是为严明军法,又不得不杀的无奈。(1分)

【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的能力。 这类题重在比较分析,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认真揣摩分析细微的差别和变化,然后分条概括。

参考译文

起初,越太守马谡,才气和抱负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昭烈帝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诸葛亮还认为不是这样,让马谡做参军,时常接见一起谈论,从白天直到黑夜。等到出兵祁山,诸葛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是让马谡统领各军在前,同张郃在街亭交战。

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调度,军事行动混乱无章,放弃水源上山驻扎,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蜀军溃散。诸葛亮前进没有据点,就攻取西县一千多人家回到汉中。把马谡关进监狱,杀了他。诸葛亮亲自吊丧,为他痕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蒋琬对诸葛亮说:“古时候晋国同楚国交战楚国杀了领兵的得臣,晋文公喜形于色。现在天下没有平定,而杀了智谋之士,难道不惋惜吗?”诸葛亮流着眼泪说:“孙武能够制敌而取胜于天下的原因,是用法严明;所以晋悼公的弟弟扬干犯法,魏绛就杀了为他驾车的人。现在天下分裂,交战刚刚开始,如果又废弃军法,怎么能够讨伐敌人呢?”

马谡没有失败时,裨将军巴西人王平一再规劝马谡,马谡不采纳;等到失败,部众四散,只有王平率领的一千人擂响战鼓,把守营地,张怀疑有伏兵不敢往前逼近,于是王平缓缓地收扰各部散余的士兵,率领人马返回。诸葛亮既杀了马谡和将军李盛,还夺了将军黄袭等的兵权,王平的名声地位就特别提高和显示出来,又提拔他为参军,统伶部兵马和营屯之事,官位晋升到讨寇将军,封为亭侯。诸葛亮上书请求自己贬降三级,汉后主任命诸葛亮为右将军,兼理丞相的职务。

这时赵云、邓芝的部队也在箕谷战败,赵云收敛部队坚守,所以损失不大,但也因此被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问邓芝道:“街亭失利,大军败退,兵将不再可收拾,箕谷战败部队撤退,兵将依然齐整如初,是什么原因呢?”邓芝说:“赵云亲自在部队后面拒敌,军需物资,一点都没有抛弃,兵将没有什么缘由可以散乱。”赵云有军资和剩余的绢帛,诸葛亮让用来分给将士,赵云说:“军事上没有胜利,为什么要有赏赐,这些物资请全部存入赤岸库,等到十月用作冬季犒劳品。”诸葛亮很赞同这个意见。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司马光幼时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司马光幼时文言文启示

    【文言文】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画

  • 战国策·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文言文翻译|赏析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的《战国策》。文言文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驰楚、秦之间,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轸,然则是轸自为而不为国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听乎?”王谓陈轸

  • 白居易《西河雨夜送客》诗词注释与评析

    西河雨夜送客 云黑雨翛翛,江昏水暗流。 有风催解缆,无月伴登楼。 酒罢无多兴,帆开不少留。 唯看一点火,遥认是行舟。 【 "> 于思于思

    于思于思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于思于思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于思于思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作于1925年6月7日,发表于lt;京报副刊gt;。这首见于《华盖集·咬文嚼字(三)》。原文说:“据考据家说,曹子建的《七步诗》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

  • 梦见潜水

    梦见潜水是什么意思梦见潜水,预示着以往困扰你的事情会得到解决,是好兆头。梦见在澄清的大海中潜水,表示某件困扰你的事情已经获得解决。梦见在很脏的大海中潜水,意味着你正在进行的事情出现了阻力和障碍,需要你

  • 赠内人原文_《赠内人》拼音注释和译文_赠内人赏析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 姚燧《菩萨蛮 皇废癸丑春赏花词》全诗赏析

    两闲日月同悠久。算来无比东君寿。一岁一归来。光风吹九垓。花枝依旧好。只自伤垂老。七十六年人。见花能几春。

  • 《李白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

  • 白朴《水龙吟 么前三字用仄者,见田不伐*呕集,》全诗赏析

    盖仄无疑,或用平字,恐不堪协。云和署乐工宋奴伯妇王氏,以洞箫合曲,宛然有承平之意,乞词于予,故作以赠。会好事者为王氏写真,末章及采云萧史台空,洞天谁是骖鸾伴。伤心记得,开元游幸,连昌别馆。力士传呼,念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