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嗜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溥嗜学
【原文】
溥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倾利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本文又名:《温额外·温录斋》。
【译文】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完朗读一遍,马上烧掉,再抄写,这样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满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敏捷,各方人士向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很有名气。
【阅读训练】
1、 解释:(1)已: ;(2)焚: ;(3)是: ;(4)钞: ;(5)草: ;(6)毫:
2、 翻译:(1)日沃汤数次:
(2)俄顷立就:
3、文中两处“名”字的词性和意思有何不同?① ②
参考答案
1、 解释:(1)停止,完成;(2)焚烧;(3)这样;(4)通“抄”,抄写;(5)草稿;(6)毛笔
2、 翻译:(1)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几次。 (2)一会儿马上完成。
3、动词,命名、提名 ?名词,名声
【注释】
(01)嗜(shì ):爱好
(02)钞:通“抄”,抄写
(03)已:停止,完
(04)一过:一遍
(05)即:就
(06)焚:烧
(07)如是:像这样。是:这样
(08)始:才
(09)管:笔管
(10) 皲(jūn):冻裂
(11) 沃:泡浸
(12)汤:热水
(13)名:命名
(14)斋:指书房
(15)征索:索取
(16)草:草稿
(17)毫:毛笔
(18)俄顷:一会儿
(19)就:完成(靠近)
(20) 以故:因为这个原因
(21)名:名气
(22)录:抄写
【道理】
表达了张溥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表达了张溥很有才华的精神。
【启示】
(1)我们要学习张溥,勤奋学习,认真刻苦。
(2)只要像张溥这样以学习为乐,就能达到这种求学的境界。
(3)努力,兴趣加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
是甚么人这般说话,我试听咱 出自元代刘君锡的《杂剧·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楔子(冲末扮李孝先上,诗云)心头一点痛,起坐要人扶。况是家贫窘,门前闻索逋。小生姓李,双名孝先,祖居襄阳人氏。自幼父母双亡
-
出自唐代杨续的《安德山池宴集》 狭斜通凤阙,上路抵青楼。簪绂启宾馆,轩盖临御沟。西城多妙舞,主第出名讴。列峰疑宿雾,疏壑拟藏舟。花蝶辞风影,蘋藻含春流。酒阑高宴毕,自反山之幽。
-
武夷精舍记 (宋)韩元吉 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
-
不痴不聋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痴不聋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痴不聋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号从简是采帛行铺,字敬先是鱼鲊之徒,开张卖饭的呼君宝,磨面登罗底叫德夫,何足云乎?都结义过如手足,但聚会分张耳目,探听司县何人可共处
出自元代刘时中的《【正宫】端正好_上高监司众》 上高监司众生灵遭磨障,正值着时岁饥荒。谢恩光,拯济皆无恙,编做本词儿唱。【滚绣球】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旱魃生四野灾伤。谷不登,麦不长,
-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
-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 出自南北朝江淹的《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赵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
-
邦以民为本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邦以民为本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邦以民为本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聊斋志异自序拼音版、注音版,欢迎阅读。聊斋志异自序注音版《 聊liáo斋zhāi自zì志zhì 》 披pī萝luó带dài荔lì , 三sān闾lǘ氏shì感gǎn而ér为wéi 《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 楔子(冲末曹操同张文远上,开云)幼小曾将武艺攻,驰驱四海结英雄。自从扫灭风尘息,身居宰相禄千钟。某乃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也。幼年曾为典军校尉,因破黄巾贼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