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泉》原文及译文赏析
狂泉
昔(1)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惟(2)国君穿(3)井而汲(4),独得无恙(5)。国人既(6)并(7)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8),共执(9)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10)具(11)。国主不任(13)其苦,遂至狂泉所酌(14)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欢然。
注释
1.昔:曾经
2.唯:只有
3.穿:凿,挖掘
4.汲:打水
5.恙:病
6.既:已经
7.并:都
8.谋:计划,商议
9.执:抓住
10.毕:全部,都
11.具:具备,具有
12.胜:胜任
13.任:经受
14.酌:舀水
阅读练习
1.翻译:惟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
答案:只有国君凿井取水喝没事。
2.国君的可悲在于:_______ ①不识时务;②屈从;③无自知之明;④不能坚持真理;⑤独断。
答案:②④
二: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昔.有一国。(昔:过去)B.唯.国君穿井而汲。(唯:只)
C.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谓:对„„说) D.众乃.欣然。(乃:才)
3.对下面语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
A.回来对国君说不狂的人才是真正的狂人。 B.回来对国君说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狂人。
C.反而说国君的不狂才是真狂。 D.反而说不狂的人才是真正的狂人。
4.用原文语句填空。
(1)国君“独得无恙”的原因是 。
(2)“众人欣然”的原因是 。
5.对本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国人皆狂是因为国人都饮了“狂泉”之水。 B.在国人的眼中国主是一个真正清醒的人。
C.众人“执国主”是因为在他们眼中国主才是狂人。D.众人皆大欢喜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治好了国主的狂病。
参考答案
1.C
3.C
4.(1)唯国君穿井而汲。 (2)君臣大小,其狂若一。
5.B
阅读提示
在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里,在势不可挡的浊流中,清醒者往往成了疯子,苏格拉底、哥白尼、彭德怀等许多人都属于这类“疯子”。一切不正常反而成了正常。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疯子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与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与牺牲。
译文
从前有一个国家,国内有一汪泉水,号称叫“狂泉”。国里的人喝了这水,没有一个人不发狂的,只有国君打井取水饮用,所以没有发狂。国人都疯了,反到说国君不疯的才是真疯。因此国人就聚集起来谋划,抓住了国君,治疗国君发疯的病,用针灸,草药没有不用的。国君不能承受这种苦难,因此就便去了“狂泉”的所在地,舀泉水喝了下去。因此国君臣民,都发疯了,国里的人都非常高兴。
文言知识
恙。“恙”指“病”、“病害”或“病痛”、上文“故无恙”,译为唯有国君没害上狂。又引申为“意外的不幸事”,如成语“安然无恙”,译为很平安,没发生意外或不幸的事。今人写信常说“别来无恙”,译为分别后没发生什么意外的事。
启示
多数人的荒谬有时竟会成为“真理”,但它的本质仍然是荒谬。如果在黑白颠倒的世界里,除你外所有人都说那张白纸是黑的,你能勇敢地站起来说那是白的吗?你是否会狐疑的询问自己:是否是我记错了?或是我原本就是错的?
在举国上下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里坚持公正的原则,的确是极其困难的。
中心意思:坚持真理,勿要随波逐流。
-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之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 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
-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妖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
-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出自唐代杜甫的《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
-
秘色瓷出自上林越窑,这在八十年代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上世纪辛酉年深秋的一天,八百里秦川腹地上空突然乌云密集,雷电交加,一场罕见的狂风骤雨,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扶风县佛骨圣地法门寺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真
-
《木兰花》是钱惟演暮年的感怀心声,词意抒发抑郁不得志的愁怨。作者一生对仕途都抱持浓厚兴趣,尤其向往宰相一职,根据《宋史·钱惟演传》记载,钱惟演常对友人说:“吾平生不足者,惟不得于黄纸上押字尔。”意指不
-
《先秦散文·吕氏春秋·孝行》原文鉴赏 凡为天下①,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②。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殖之谓③,务其人也。务
-
韩非子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①。河滨之渔者争坻②。,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
-
【4026】精神现象学(上、下卷)(〔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49.3万字,2013年12月第1版,75元)△三部分。甲、意识;乙、自我意识;丙(一)、理性。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反映
-
“陌上桑李白全文注音版”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陌上桑李白全文注音版《 陌mò上shàng桑sāng 》唐táng · 李lǐ白bái美měi女nǚ渭wèi桥qiáo东dōng , 春chū
-
车尘马足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车尘马足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车尘马足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