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分类标签: 初中古诗 田园 乡村 生活 写景 鸡 哲理 场景 景色 山水 数字《游山西村》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游山西村》注释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敲门。
《游山西村》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节日来源与《周礼》。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可见到宋代还很盛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被弹劾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游山西村》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游山西村》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出自唐代姚合的《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来一
-
唐-李商隐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形式: 七言绝句押[灰]韵翻译分开鸾扇走进了帐篷,搭长桥的喜鹊们已经完工。怎样能将世上的死别,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
作者: 曹丕 【原文】:建安十七年春,游西园,登铜雀台,命余兄弟并作,其词曰:登高台以骋望,好灵雀之丽娴。飞阁崛其特起,层
-
出自唐代皇甫曾的《送著公归越》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高祖拔起垅亩,有雄桀之姿。援旗北迈,义在勤王,扫侯景于既成,拯梁室于已坠。于时内难未弭,外邻勍①敌,然志度弘远,怀抱豁如,或取士于仇雠,或擢才于亡命,委以心腹爪
-
你睡着了也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瘸李岳诗酒玩江亭》 第一折(冲末扮东华仙领八仙同仙童上)(东华云)万缕金光灿碧霞,三山海岛映仙家。片片彩云风散尽,融融丽日照东华。贫道乃东华紫府少阳帝君是也。吾
-
成语发音: 「shuò dà wú pé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硕:大;朋:比。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 成语出处: 《诗经·唐风·椒聊》
-
负隅顽抗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负隅顽抗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负隅顽抗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历代统治
-
出自唐代陆禹臣的《赠吴生》 露下瑶簪湿,云生石室寒。星坛鸾鹤舞,丹灶虎龙蟠。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